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8-4 15:47:13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4 15:16
不见得吧,就投资而言,它本身就会产生需求的。另外破产的企业的那些还不了的贷款,也最终到消费领域了。 ...
投资当然会产生需求,但同时还会产生更大的供给,哪能指望会产生富余的需求来购买原有的积压产品呢?
靠投资堵上原有需求不足的结果,就是造成更大的需求不足。

所有的积压产品最终会让企业破产,进而让银行破产,让经济危机爆发。如果你能如此安然地面对企业的破产,生产的衰退,金融的崩溃,那么的确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另外破产的企业的那些还不了的贷款,也最终到消费领域了。
---------------
但是,只要人们心里想着赚钱,这些钱就不会全部流向消费领域,而是必然有一部分通过投资进入生产领域,引发更大的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5:54:52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5:47
投资当然会产生需求,但同时还会产生更大的供给,哪能指望会产生富余的需求来购买原有的积压产品呢?
靠 ...
供给也是分类别的,更大的供给是总量,但是却未必在某一类上是更大的。投资立项是肯定会分析市场需求的,怎么可能投资到本已经没有需求的领域呢。而且在投资的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工人们会从厂商那里获得收入,获得的收入又会产生需求。另外,那些破产企业的没有还上的资金也最终转化为需求了。所以,造成更大的需求不足的理论似乎是不对的。另外,银行破产是因为银行本身是私有的,倘若银行是公有的,就不会有破产一说。其本身就有发行货币的职能,只是挣的多一点少一点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11:09
企业投资--------形成生产者的收入--------生产者凭借收入消费---------形成企业的销售收入-------收回投资。
        |                                              |
        ----- -----------储蓄----------------


楼主这样理解资本的循环显然是不对的,马克思所谓的 资本循环是指同一个资本的变换了形式即从货币资本阶段G到生产资本阶段P再到产品资本W再到货币资本G的循环,绝不是一种形式例如你的货币循环到底的,具体的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的货币在完成交换使命后就已经退出循环了,至于那部分货币的去向不属于资本循环,所以由你的“货币循环”所得出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13:24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4 15:54
供给也是分类别的,更大的供给是总量,但是却未必在某一类上是更大的。投资立项是肯定会分析市场需求的, ...
我这里说的都是经济总量,而不是说某一个企业的得失,现在的问题是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不相等。

银行的钱大部分都是吸收的储蓄,根本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无法回收,照你的说法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靠银行印票子来填补?
如果是这样,那我无话可说了,
如果银行公有,钱玩儿没了还可以印;那么企业干脆也公有好了,岂不是也不会破产了?企业没钱就只管贷款,银行没钱就只管印,这还是要搞生产吗?完全是金钱游戏,干脆大家多印些钱数着玩儿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22:50
yangfw 发表于 2012-8-4 16:11
楼主这样理解资本的循环显然是不对的,马克思所谓的 资本循环是指同一个资本的变换了形式即从货币资 ...
马克思的错误就在于研究一半就把货币给扔掉了,需要货币的时候又天真地以为,货币是呼之即来,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东西。

马克思不把产品的流转和货币的循环过程都理顺了,自己随心所欲地胡乱拼凑,自以为是,搞不清楚就想当然,怎么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23:53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6:13
我这里说的都是经济总量,而不是说某一个企业的得失,现在的问题是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不相等。

银行的 ...
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根本就不可能相等   需求在不断的变化,供给也在不断的变化。例如新的技术出来,就要求有新的供给。新的产品出来,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你所说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什么意义上的呢?

另外就那个储蓄与投资的问题,任何企业的贷款都是需要归还的,破产的企业家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他们玩不起这种游戏。所以,他们必须要进行生产,将商品投入市场后才可能有报酬。

至于你所说的玩儿什么的,颇有痞子气了。言外之意,谁都懂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38:07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6:22
马克思的错误就在于研究一半就把货币给扔掉了,需要货币的时候又天真地以为,货币是呼之即来,想要多少就 ...
马克思货币一点也没有“扔掉”,而是转换为生产资本了,也不需要“呼之即来”,只需从商品资本形式转换来的,货币的单独的资本循环是不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43:55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4 16:23
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根本就不可能相等   需求在不断的变化,供给也在不断的变化。例如新的技术出来,就要求 ...
我说的供求总量不相等,不是指瞬时的变化。
是说供给总是大于需求,进而企业的销售收入必然总是小于支出(投资),
总之,需求的确是供给创造的,但是供给创造了100元的需求(人们的收入,即购买力)之后,自己为了赚钱却要涨价到120(假设投资者追求20%的收益),而人们还要储蓄20元,只消费80元,这样一来就是40元的需求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必然结果。

你自己说的,公有的银行不会倒闭,没钱了就可以印,反过来说别人痞子气,这个真是倒打一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50:15
yangfw 发表于 2012-8-4 16:38
马克思货币一点也没有“扔掉”,而是转换为生产资本了,也不需要“呼之即来”,只需从商品资本形式转换来 ...
马克思凭什么认为,G---W----G' 就能实现?
关键是后一步,更多的G' 是他想当然的结果!是呼之即来的!马克思根本不知道这些货币从何而来,能不能来,一切都是他先入为主,凭空认定的。
商品能轻松地转换为货币,马克思这里想的太简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6:58:36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6:43
我说的供求总量不相等,不是指瞬时的变化。
是说供给总是大于需求,进而企业的销售收入必然总是小于支出 ...
你的意思是,当企业都开始生产时,每个消费者手中都是空的?他们是没有上一代人的储蓄的?

另外,公有银行确实有印发钞票的权利啊。如中国人民银行。用点纸片就可以换来实物,当然是只赚不赔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7:10:47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4 16:58
你的意思是,当企业都开始生产时,每个消费者手中都是空的?他们是没有上一代人的储蓄的?

另外,公有 ...
无论是谁的储蓄,不正是用来投资的资本吗?

在钱能生钱的思想指导下,储蓄不可能放在自己家床底下吧,你要存进银行,银行必须要贷款给企业,否则利息就更没有来源了。

印发钞票可以,但无论什么银行都不能拿来直接花掉吧!这不是明抢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7:31:11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7:10
无论是谁的储蓄,不正是用来投资的资本吗?

在钱能生钱的思想指导下,储蓄不可能放在自己家床底下吧 ...
钱生钱,只是说明钱的价值增加了,它又来自于整个国民财富在经济体系运转下的增加。钱只是一种工具,用于发展社会财富的工具而已。

储蓄在你的理论模型中是来自于投资的,而不是原有的资本。就经济现象而言,没有原始的资本,是不可能自动增值的。就如同人必须要长大到一定年龄才可能会劳动一样。

银行当然不会直接花掉,让货币贬值,它要通过一种游戏规则,让货币在国民生产各部门中转一圈之后,社会财富有所增加,然后,它再去分一大杯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7:45:16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4 17:31
钱生钱,只是说明钱的价值增加了,它又来自于整个国民财富在经济体系运转下的增加。钱只是一种工具,用于 ...
货币中转一圈,社会财富当然增加,但增加的财富都是生产者创造的,与印发货币的银行没有什么关系,银行凭什么瓜分一大杯财富呢?

只是因为你有印钞机,你就要瓜分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19:35:40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6:50
马克思凭什么认为,G---W----G' 就能实现?
关键是后一步,更多的G' 是他想当然的结果!是呼之即来的! ...
G---W----G' 马克思的这个资本循环很明显是包括生产和交换环节的,马克思会不知道这些货币从何而来?还需要知道吗?不知道的只是市场供求的不确定性。而你的G'——G循环似乎违背市场规律,我理解是在市场的体外运行的吧,是老板在和自己的员工的企业内部交易吧,这不符合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20:15:42
clm0600 发表于 2012-8-2 12:05
马克思的两部门循环,只是关注了价值的循环和比例关系,没有货币的循环。
资本主义的关键问题在于,创 ...
clm0600大哥的观点,应该是没有超出马克思----这一点,随便查阅一下就能知道吧,比比皆是。


例如,人大经济论坛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宏观经济学 › 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明斯基—马克思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4 20:58:48
而出问题的是第二步:个人收入通过消费转化为企业的收入。因为人们总是要把收入储蓄起来一部分,这必然打破企业的收支平衡:收入小于支出,企业难以回收全部投资。
=======================
楼主说着说着,就下道了。典型的智力不足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5 08:04:37
clm0600 发表于 2012-8-4 17:45
货币中转一圈,社会财富当然增加,但增加的财富都是生产者创造的,与印发货币的银行没有什么关系,银行凭 ...
这就是统治的秘密了。深了就到了政治领域了。经济领域只能研究到这种程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5 21:34:36
yangfw 发表于 2012-8-4 19:35
G---W----G' 马克思的这个资本循环很明显是包括生产和交换环节的,马克思会不知道这些货币从何而来?还需 ...
马克思当然不知道货币从何而来,如果知道了,他就会发现货币G'只会来的比G更少,而不会变多。
局部的市场供求当然不确定,但是整体的供求却是无法改变的:供给大于需求。

而你的G'——G循环似乎违背市场规律
----------------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个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5 21:37:04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2-8-4 20:58
而出问题的是第二步:个人收入通过消费转化为企业的收入。因为人们总是要把收入储蓄起来一部分,这必然打破 ...
你连基本的智力都没有,还谈不上不足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5 21:39:14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5 08:04
这就是统治的秘密了。深了就到了政治领域了。经济领域只能研究到这种程度了。
这和统治有什么关系?
资本到底有没有权力瓜分产品,这个问题就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5 22:25:52
wei1988 发表于 2012-8-4 20:15
clm0600大哥的观点,应该是没有超出马克思----这一点,随便查阅一下就能知道吧,比比皆是。
看了你推荐的帖子,的确和我的说法有些类似。
但是由于缺乏严密的逻辑、宏观整体的视角、一目了然的明确模型,以及对储蓄--投资这一环节真相的揭示,导致了明斯基的言论不过是一个“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而已。

要知道,凯恩斯也知道储蓄会造成需求不足,所以储蓄转化为投资就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均衡条件,而投资这一行为也被冠以消费(生产性消费)的名号,与真正的消费一起组成了社会总需求。
西宏经的基石就在于投资也是需求,不推翻这一条,就不可能真正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必然过剩的真相,明斯基的假说就根本没有人相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01:47:45
clm0600 发表于 2012-8-5 21:37
你连基本的智力都没有,还谈不上不足的问题。
这句话恰恰是你的特征。因为你想象不出,储蓄的收入会成为贷款,仍然流通着,怎么会出现“收入小于支出”?你这个**啊,快去心理咨询所治病吧。按照你现在的病理状况,要想有正常人的智力,估计需要耗费你50年的时间。算了吧,不研究经济学吧。治病要紧嘞,还没找婆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08:54:34
clm0600 发表于 2012-8-5 21:39
这和统治有什么关系?
资本到底有没有权力瓜分产品,这个问题就是纯粹的经济学问题。
自己想去吧,多说无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09:36:13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2-8-6 01:47
这句话恰恰是你的特征。因为你想象不出,储蓄的收入会成为贷款,仍然流通着,怎么会出现“收入小于支出” ...
储蓄的收入会成为贷款,仍然流通着,怎么会出现“收入小于支出”?
-----------------
贷款都算收入??那是负债好不好!你脑子彻底进水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09:38:21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6 08:54
自己想去吧,多说无益。
对头,没话说就不要硬撑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10:53:31
clm0600 发表于 2012-8-6 09:38
对头,没话说就不要硬撑着。
在论坛上大论统治的秘密 你觉得合适么?如果私下里,我们倒是可以交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11:06:38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6 10:53
在论坛上大论统治的秘密 你觉得合适么?如果私下里,我们倒是可以交流的。
资本是不是应该获利,这是全世界都要面对的问题,怎么能说是统治的秘密?

事实上,很多央行的利率已经降到零了,这又有什么不能面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11:21:37
clm0600 发表于 2012-8-6 11:06
资本是不是应该获利,这是全世界都要面对的问题,怎么能说是统治的秘密?

事实上,很多央行的利率已经 ...
即使利率为零,只要纸币具有购买力,就足以控制一切。
另外,资本虽然表面上表现为纸币的形式,但是最根本的资本还是人。
是在人的思想与技术的作用之下,各种物才具有了不同的价值。
资本该不该获利,你是不是问现在掌握了大量货币的有钱阶层应不应该依靠投资获利,是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11:26:51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8-6 11:21
即使利率为零,只要纸币具有购买力,就足以控制一切。
另外,资本虽然表面上表现为纸币的形式,但是最根 ...
资本该不该获利,你是不是问现在掌握了大量货币的有钱阶层应不应该依靠投资获利,是不是?
----------------
不是。
问题是:不管谁的钱,不管多少钱,只要投资生产过程,是不是有权力收取额外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6 13:13:02
clm0600 发表于 2012-8-6 11:26
资本该不该获利,你是不是问现在掌握了大量货币的有钱阶层应不应该依靠投资获利,是不是?
------------ ...
这个要看情况了,要分经济体系之内还是经济体系之外的两种情况。还要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划分是在经济稳定运行的时期与通货膨胀时期。不能一概而论的。比如就拉美国家而言,虽然外资的进入在某一段时间内促进了他们国内的生产发展,但是他们总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投资以剥夺他们国家的资源,并且在将对方的资源耗尽之后就一撤了之的情况下,是必须要调控的。不能够听之任之。另外在国内通货膨胀时期,国内的资本虽然投入生产领域,但是却干扰了正常的经济调控计划,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更加剧烈,那也是不被允许的。
其他的时候,如果资本的投入是绝对的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是可以允许的。总之一句话,要灵活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