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632 62
2012-08-03
如果你翻阅《资本论》,你不可能在哪里找出“价值是抽象劳动”这样的大白话(注:“抽象劳动”这个概念是后人所创造,等同于《资本论》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你能找到的是这样的话——

1、“这个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一卷一章)
2、“商品在它的价值形态上蜕掉了它自然形成的使用价值的一切痕迹,蜕掉了创造它的那种特殊有用劳动的一切痕迹,蛹化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同样的社会化身。”(一卷三章)

换言之,关于价值,马克思给出的说法是“价值表现为抽象劳动”、“价值形态包含了抽象劳动”。作一个易于理解的类比,“某人表现为消费者”、“某人的身份包含了消费者”。

如果谈概念的从属关系,那么可以有:
消费者 属于 某人的身份
抽象劳动 属于 价值形态

显然,在这种从属关系里我们知道“某人的身份之一是消费者”,因此若说“某人是消费者”是正确的。同样的,若说“价值是抽象劳动”也是正确的。但是正如我们不应把“消费者”当成“某人”的一个子集,二者实际上是同一个元素,我们同样也不应把“抽象劳动”当成“价值”的一个子集。

我们只能把“消费者”当成“某人的身份”的一个子集,把“抽象劳动”当成“价值形态”的一个子集。因此,假如某人除了是消费者以外,还有其他身份,那么把“某人是消费者”作为“某人”的定义,则是不严谨的。同样地,“价值是抽象劳动”不可以作为价值的定义。

事实上,正如我们可以继续讨论“某人的其他身份”,我们的确还可以从《资本论》里发现“价值的其他形态”:货币、资本、利润……

《资本论》并非教材,反而像一本关于商品价值史的传记小说。马克思没有在一开始就给“商品价值”下定义,而是在整本书里表明,价值有各种形态,包括抽象劳动、货币、资本、利润……

这正如,要看着某人历经不同场合,人们才知道他原来除了是消费者还有其他的各种身份,他是故事的主角,我们是观众,我们不太可能在他出身之时就看到他的“人物设定”。

我们须通观商品价值的“一生”才知道,假如要作定义的话,价值其实就是商品的度量(measurement)。它的所有形态,其共同之处就是都具有单位,都是可以在不同商品之间计量和比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3 10:25:24
本文是在看完马克思的自相矛盾这个贴子后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3 10:31:47
前排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3 10:36:23
虽然有些绕口,但是有些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3 10:41:15
我们须通观商品价值的“一生”才知道,假如要作定义的话,价值其实就是商品的度量(measurement)。它的所有形态,其共同之处就是都具有单位,都是可以在不同商品之间计量和比较的。
价值是主观概念,只能对事物定性,而不能定量。所以,价值一词属于用词不当。如果要表达数量,应该说价格。商品的使用性或效用,经过人的“打分”,形成商品价格,用货币单位作尺度,统计商品的效用量,以进行交换计算。详见本人《价格是经济统计量的唯一表达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3 10:42:28
《资本论》译本都很拗口,说《资本论》的精髓不拗口那就是怪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