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36 2
2012-08-15
财务管理第二篇:略谈利润结构转型神话和利润虚象
  国有银行近几年来尤为自豪的是利润结构的调整,向国际一流大银行靠拢,即从基本依靠利差实现利润快速转型为非利差收入的急速提升。
  仍以上述分行略举一例:公开信息表明,某市级分行中间业务收入年年位居同业第一,超亿已是常态,其中对公类中间业务收入又占了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而对公类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几乎全部集中来自于贷款客户交纳的各类服务费用,(当然也有例外,且耐心看完下面的内容:中间业务收入帐外经营),利润结构几年间果然在围绕客户贷款这个主要来源渠道不变的情况下由利息收入科目向服务收入科目快速得到了转化。

对于服务内容和服务价值本大少暂且不表,今天只谈谈转型后的利润虚象。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贴出由被服务方提供且经被服务方同意公开的每份价值数以几百万元计的金融服务方案大家共赏,识字并识数的都可以估算一下方案价值。
  一是服务费用提前入帐。按会计准则,来自于贷款客户的收益如果只在贷款利息收入科目实收核算无疑当年利润是真实的。而在实际操作上,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的中间业务费用基本上都是一次性集中收取的,试想一下无论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形式,长达数年的期限,仅仅在服务几天,甚至还没有开展服务,(看看日期有相当大部分是在季末年末这些关键时点入帐的),贷款客户会动辄主动一次性数以几百万的交纳吗?实在有坚贞而不从者干脆直接从人家贷款客户帐上强行划收。按准则向中长期分年服务的固定资产贷款客户收取的巨额费用应该逐年递延入帐,况且如果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相当比重的话,当年利润的真实性来说则毋庸置疑为虚增。
  二是服务费用预收入帐。对待申贷未获审批或未获提款客户,资金服务、监管服务何从谈起?先按收益率底线讹钱入帐完成绩效指标,善后工作慢慢再消化。
  三是服务费用假入帐。俚语云:古时乱世出英雄,今时盛世出枭雄,银行胆大日虎B,季末年末重要时点前向客户借入巨额资金先入帐充作中间业务收入,过了考核时段再冲帐销回。
        利润造假还来自于肆意妄为的贷款风险分类,通过一系列欺瞒的技术和公关手段将不良贷款上调,避免了巨额拨备的计提。某一交通业融资平台,同一的贷款主体、同样的经营状况、同质的风险缓释措施,年末执意不听监管部门规劝竟然与众家银行相异独家将分类上调,怪哉!
  成本皆虚,一个钱庄分号年度利润中虚增水分达亿,外来和尚郁金香国百年老店弼马温事务所闻此有否惴惴焉?
  民声有云:违法违规久禁不止,盖从未追究过造假始作俑者以造假获得巨额职务收入的侵占贪污之罪,从未在处理上剥夺过其非法所得和以此博来的顶戴花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5 14:03:34
转型后的利润虚象,这个说法完全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6 13:29:32
由利息收入科目向服务收入科目快速得到了转化。
考核的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