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1598 6
2012-08-17
从2002年起,中国的研究生数量(绝对数量),以几何级的幅度增长,走在大街上,以及每次在火车上,总能遇到和我一样的无数研究生们,而在招聘会的狭窄场地上,放眼望去,遍布研究生,似乎读研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如果做一个调查,你为何选择读研?结果可能不是很乐观,因为大部分人只是为了逃避,或者是因为迷茫而选择。    众多高校里,这样的思维更加普遍,但这样的一种潮流,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或许若干年后,带来的不只是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更多的是一种迷茫以及缺乏综合情商的泛滥,因而,如何读好你的研究生?这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个学生,以及决策者层面的迫切的问题,作为学生,该如何读好自己的研究,做好自己的研究,是极为关键的。
    一、早与晚。有这样一种认识常常充斥于我们耳边。“研究生又怎样,工资和本科生也没差多少?”,这样一种声音无数次充斥于耳,基于现实与功利的考量,这话没错,这里所显现的是一个早与晚的问题。硕士三年走来,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没有白读,究竟读研的真谛是什么?我的认识是,你要学会一种自学的方式,属于你自己的方式,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这一点对于你将来一辈子是受用的;其次,就是学会提升快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实验仪器出了问题,没有工程师在身边,你怎么快速解决,你如何保质保量的解决?你的上司交给你一个任务,周围没人敢接你是否有勇气接,是否足够的自信去完成好?最后,就是学会提升自己的综合情商,综合情商是我自己提出的一种概念,何为综合情商,就是学习之外的人格魅力,这里的人格魅力不是说你多会拍马屁,多会阿谀奉承,多会耍嘴皮,而是你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我们常看到一种近似传染的低级情商的泛滥,在外人看来,这些学生是如此的光鲜亮丽,是如此的天之骄子,但实际呢,曾经是全国奥赛金牌的保送生,天天沉迷于DOTA、魔兽,这样的人或许几年后堂而皇之的成为保研、直博生,然后进入最好的条件的科研环境,但是,放眼看去,实验室仅次于垃圾场,不夸张的说,似乎不如垃圾场,这就是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培养出的,光鲜亮丽的高层次人才,不知道这样的未来,诺奖离我们是近了还是远的,所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情商,你能否做到真的注重细节,但不拘泥于细节,你是否能做到自私与大公无私的平衡,能否做到在科研之外的种种综合情商的体现,这是读研的最重要一课。读研,需要无数的历练,这种历练对于每个人而言,就是你自己的“后发优势”,这是你读本科远远不能提升的。
       二、不抱怨,做最好。你不能选择自己的导师,你或许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学校,还有,你更难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但你可以选择怎么样去做。经过我三年的观察,还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导师无外乎为以下几方面的排列组合:
    有(无)大量科研经费,人品好(坏),实验室氛围宽松,自由(压抑,强权),对学生学术与生活关心(漠不关心);
    无论你遇到的是哪一种导师,其实没有所谓的好坏,因为这与导师的年龄、生活经历、科研经历、性格等有关,所以正如那句话,没有所谓的绝对差学生,也没有绝对的差导师,只有一个导师遇到懂他的学生,或一位学生遇到懂他的导师的情况下,才会是最佳,但凡没有这样的情形出现,两方均感觉不舒服。但作为学生,你要记住,你的导师永远的你的导师,你要做的就是记住,你的一点一滴都是你导师的脸面,所以,无论做科研,做学生,做学问,始终记住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们生在这个世界,责任是第一位的,不要抱怨这个世界的种种,因为我们不能改变,我们能做好的就是让自己做到最好,我始终相信,没有哪一个导师不喜欢爱思考,做事踏实认真,能力强,办事可靠的学生,只要你做到,你的导师绝不可能对你很差,因为大家都是人,人心可见。
    三、做好你的科研。为什么说是你的科研呢。因为你接到一个课题,你就要让自己成为它的主人,你要牵着它走,不要它牵着你走。接触到任何一个课题,首先,通过阅读硕博论文(中英文均有)、相关专业书籍、综述文章,掌握课题的来、去,接着结合自己的前期学科背景,知识背景,找到课题与自己的契合点,然后阅读最新的顶尖期刊的相关论文,找到一个或几个未来可能的方向,再结合自己的基础,进行前期研究,中间必定会挫折不断,然后要在每次挫折后,及时找到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多和导师探讨(如果导师不和你探讨,你就多看些资料,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改进方案,继续做,经过大约半年的时间,你基本可以进入自己的课题了(初步状态),接下去就是做细,做深,大约一年左右,不出意外(指的是你认真对待,好好做),初步成果基本可以发表,做的好的话,几篇文章不成问题。经过这样一个锻炼,加上后期撰写学术论文的锻炼,一方面你的科研能力提升很快,一方面自己的综合学科素养基本建立,研究生可以算没有白读。
    以上仅仅是研究生读好的几个极为窄的侧面,如果毕业时,你可以回答好下面的问题,你的研究生就基本没有白读:
    一、你是否形成一种自己特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二、你能否在接到一个新的课题时,能尽快找到突破口与入手点?
    三、你是否具备足够的领导力,能否带领一个团队?
    四、你是否能快速保质保量做好一个近乎完美的PPT,能否用中英文将其展示给大家,并让所有听众能觉得有所收获?
    五、遇到困难时,你能否找到其本质问题,能有效解决,并且得到收获,而不是抱怨与逃避?
    六、你能否书写一份好的基金或项目申请书,能否写好很多的文书?
    七、你是否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能否在周围所有人自私、或者不协作的情况下,成为一个好的协调者,能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改变一种工作氛围?
    八、你是否常怀一个梦想,一个支撑自己的梦?
    九、你的导师在你毕业后,是否常和师弟、师妹们说起你,你是否成为你导师不可缺的左膀右臂?
    十、你能否具备综合情商,在生活、学习、处事、做人等多方面,具备足够的人格魅力。

    注:以上所写不适用于混学位,懒散,没人生追求,混日子的。

原文出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9628-600594.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17 20:48:57
说的很有道理,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7 20:54:24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7 20:54:42
哦,这个哈,你就错了——

不是每个人读研究生,都要按照一定的模式开始的。

比如,就拿本科来说——

有的人,是努力学习过来的;有的人,是泡妞打游戏过来的;有的人,是参加各种社团社会活动过来的;有的人,是做小生意过来的;有的人,是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过来的。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贪心!!!

如果你是努力学习过来的,就不要后悔自己的大学生活枯燥无味;

如果你是泡妞打游戏过来的,就不要后悔自己在大学期间没有学到一技之长;

如果你是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那么你必然也会为了这个而少了其他的活动。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选择的目标,是否与你的途径一致!!!

比如,某些人,违法犯罪、道德败坏、污染社会环境,如果这种人就是铁定了心做一个臭名昭著的人,而且不顾及社会的唾骂,那么,他的心理是会很平衡的。但是,比较讽刺的是,我知道的某些人,却是希望自己的行为全社会称赞、受害者老老实实听他们的指令、功成名就——这种光辉正大的结局,这种南辕北辙的事情——太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7 20:54:59
好有道道理的,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7 21:38:09
楼主辛苦咯,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