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86 4
2007-03-21
<P>今年南开大学的考博原题</P>
<P>1、为什么本地的特产,如加州的橘子、意大利的皮鞋,总是销往国外或是比较远的外地市场,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一下。</P>
<P>2、在一个社区有1000人,现捐款修建一个游乐场,每人自愿捐赠100元,游乐场供大家共同使用,如捐助的人是为n,则最后的收益为n的平方,如果你是这个社区的管委会主任,你至少要劝多少人来捐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主动来捐助。请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并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还用那些类似的事情。</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1 13:11:00

第一题:比较优势,特产在本地没有比较优势,卖到外地就有了。

第二题:L=N的平方-100NQ求极值,N=50。

考博题一般标准答案很模糊,看他们怎么理解了。

我也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讨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6:41:00
第一题我认为比较优势可以解释部分,但不全面,张五常的经济解释里有类似的内容。第二题,应该用边际上分析,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我以为楼上似乎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7:42:00

比较优势似乎属于宏观范畴的,主要是说两个地区因效率不同而产生的分工协作问题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微观的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回答,我的回答是,因为特产对于外地人而言比较新鲜,更具诱惑力,所以同等数量的这种产品应该比本地人的效用更大,也就是边际效用更大,所以他的需求曲线应该比本地人的高且陡峭,因为其弹性更低。这样外地人的所意愿承受的最后一单位的该种产品的价格就高于本地人,所以销往外地比较合理性。

第二题,第二楼的想法肯定不对,你求出来的是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我的想法是,公共物品的大家共享,只有每个人的收益都大于100,则大家就会主动捐款,因为捐得越多,自己的收益比不捐时更大,所以应该是(N的平方/1000)〉=100,求出N为316.22,则至少需要317人才可以达到更多人主动捐款的目的。

希望大家都来讨论,给些意见,我觉得这两道题还是挺有意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19:38:00

我分析:第一题:可以用边际效用分析.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从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又因为本地人对本地特产的消费量比外地人大,加上外地人对新鲜商品诱惑力大,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外地人对本地特产的效用大,需求也大.

第二题:我同意四楼的看法.

我认为四楼对第一题的分析不完全正确.{所以同等数量的这种产品应该比本地人的效用更大,也就是边际效用更大,所以他的需求曲线应该比本地人的高且陡峭,因为其弹性更低。这样外地人的所意愿承受的最后一单位的该种产品的价格就高于本地人,所以销往外地比较合理性。}我认为外地人所原承受的价格应该还受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一定比本地人高.

我说的不一定准确 希望大家给些意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