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70 25
2025-06-23
韦辰老师以恰当的方式提出中华思维学:“道是鲁直亦得,道不是鲁直亦得。是与不是,且置勿道。唤那个作鲁直,若要斩截一句,藏头白海头黑。似僧有发,似俗无尘。
《资本论》的意象革命
韦辰经济文学

  【按语】《资本论》具有伟大的象思维。其理论部分的第一卷乃言“革命道路”,第二卷乃言“危机城阙”,第三卷乃言“收入之镜”。故此,资本主义危机的范畴便是“资本危机”。而依我的理解:韦辰老师所谓的“巍峨一宫殿”“算术本无意”“一面一面复”“细数黄昏雨”,乃言“算法危机”也。算法危机实为资本危机的阶级性质和历史类型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5-6-23 09:10:28
https://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31&id=509688

道是鲁直亦得,道不是鲁直亦得。是与不是,且置勿道。唤那个作鲁直,若要斩截一句,藏头白海头黑。似僧有发,似俗无尘。


《资本论》的意象革命 ——读韦辰《何谓经济文学》-乌有之乡 (wyzxwk.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6-23 09:13:21
《资本论》与文学经典的“互文性”思想对话

在《资本论》及手稿中,他大量化用《神曲》《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经典的修辞风格,孕育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文学之间跨越性对话的独特思想图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未来走向的理论主题一直与“浮士德”的辩证意象之间保持着深刻的隐喻关系。马克思对“鲁滨逊”关于市民社会兴起与资本主义出路的预言进行了充分的历史阐释。马克思要充分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差异性与整体性,就必须逾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文学之间的学科分化、文体文类界限,走向一种“超学科”“超文体”的思想形态。在《资本论》中,现实的总体性与差异性、理论的总体性与多环节以及文本的超文体与多文类三者之间,必然形成一种艺术的、整体的再现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6-23 09:15:28
在《资本论》中,叙述的超文体性、艺术的有机性与理论的总体性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总体性—差异性”结构的具体再现


1867年2月25日,马克思建议恩格斯读一读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玄妙的杰作》(又译作《不为人知的杰作》《未名的杰作》等),称这个故事是杰作,“充满了值得玩味的讽刺”。

几乎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在用小说中提到的那幅无人能理解的混乱绘画来自喻即将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按照英国作家惠恩的分析,“到写作《资本论》的时候,马克思正在从传统的散文向激进的文学拼贴艺术推进,将观点和来自神话和文学作品以及工厂视察员的报告和童话的引文并列在一起,这是庞德的《诗章》或者艾略特的《荒原》所采用的那种方式。《资本论》如同勋伯格那般不和谐,如同卡夫卡那般梦魇化”


“如同《项狄传》一样,《资本论》充满悖论和假设,深奥的解说和怪诞的傻话,断裂的叙述和奇妙的怪事。他如何可以用别的方式来公正对待资本主义神秘而通常又杂乱无章的逻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6-23 09:17:06
建议阅读

惠恩:《马克思〈资本论〉传》,陈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6-23 09:25:41
大道至简,《资本论》时代性地王者归来,这是经济学"文化自信"的使命性所在.然则,《资本论》必须作为"批判的知识理论"看待,《资本论》研究为此需要走出直面现象的"碎片化文义",回归事物关系的整体;同时,它的传播亦需要在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中实现对"批判规定"理解域的回归.在这一情势下,有必要重提文化版《资本论》,梳理新进展,给出它的性质,地位,根据和意义以及研究特色,功能,路径等方面的新评估与考量.通过研究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发动相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而言的"学科革命",着力点在于将"文化"作为实体的要素植入对事物的关系的理解中,以形成具象的范畴和语言,文化乃至作为了"实践态的辩证法"的工作构件.据之看来,为了达成理解的澄明化,鲜活化,文化版本的工作模式必然是合乎中国人阅读与运用要求的《资本论》形态;概言之,这是对《资本论》研究的"蔽而新成",亦是对《资本论》文本内涵的深层发掘.表明:《资本论》在思维与语言层面始终存有一种"动态的整体生产"观,使得我们能够依据时代变化的条件进行"重新生产"与"重新发现".总之,文化是学科工作规定,它拓宽了逻辑和经验的狭隘基础,极大增强了知识的理解弹性与批判性的生长向度;于是对中国而言,以此为契机,实现经济思维与语言的"回家,回历史与回中国"就成为中国经济学建设事业中的一项持久性的日常工作.其说明了中国人是在怎样的意……
文化版《资本论》研究刍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