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558 2
2012-09-02

经济平衡(包容与和谐);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升级);区域循环经济(消费拉动增长);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原材料、土地、交通);城市经济结构社会容量(经济、政治、人口、能源)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五大原则已经成为经济一体化的隐形潜规则。在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急需其潜规则做自然规律的无形整合。

在时下的中国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区域,当包容与和谐的经济平衡被打破,人类消费循环经济被单纯的掠夺所取代,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必然行使其惩罚功能,贸易保护主义、消费保守形态。

当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信息经济、资本经济、现代服务经济等需求一波又一波不断侵袭时,土地匮乏、资源稀缺、经济空间狭小,被低效的传统工业占据,对新经济产业发展已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制约瓶颈。



    当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消费疲软引发的换代升级、调整转型的必然抉择一次有一次摆在时代面前时,能源及物流价格上升、用工及原材料价值增涨,导致生产成本高而令无数传统制造中小企业,不得不深陷破产倒闭的漩涡。

当工业化引发的城市化进程过于膨胀,严重超越了一座城市的承载能力时,人口膨胀、素质低下导致人居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供给艰难,淘汰落后的创新与变革,也就势在必行。

当用工荒、融资荒,一浪又一浪不断冲击时,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由于过于密集的传统工业格局积淀日久构成臃肿的肥胖综合症,在人才、劳动力(人力资源),等稀缺因素面前,不得不引发车间停产或生产线闲置。
    在东南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区域,传统制造业不再是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凸显工业布局比例失调的结构性矛盾),反而导致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沉重的负担。

然而在今天中国的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型刚刚拉迈开脚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已经拉开了序幕,大量的各种工业化、城镇化待转型资源,以积淀为丰富厚重的财富资源,汇成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浪潮,涌向东南部。制约东南部经济发展的瓶颈或潜规则,工业化落待发展后、土地丰富并广袤,人力资源充沛且相对廉价等,早已构成西北部经济发展阶段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因此,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如果两种优势财富资源的有效融汇,必将迎来中国经济新一轮包容和谐的快速发展,并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升级奠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2 20:06:13
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3 18:15:45
顶楼主!楼主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