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125 5
2009-06-06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求助各位高手  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6-7 01:31:00

建议这样子考虑:中国实体经济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及净出口(=出口-进口)组成,这些方面分别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哪些影响?

其中的投资和政府支出很大程度上受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影响。只要国家采取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那么短期内的投资和政府支出不会疲软。再来看消费,这一项历来是我们的弱项,只占40%左右,是目前要提高的项目。如果国家鼓励的投资和财政支出会切实地用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那么消费有可能在长期内有上升趋势。

比较头疼的是出口产业所受的负面影响,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带来了对我国出口产品需求的减少和出口企业就业的减少。这部分需求产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在短期内可以由投资和政府支出提供,但在长期内必须由更大的国内消费来弥补。至于怎样做,上面已经讲到了一些。

除了更好地提供社保之外,政府的投资和支出,还应该考虑未来经济的长远发展潜力,比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对教育培训和科技研发的投资。

总结起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内,主要是出口方面的负面影响;在长期,则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能否借此时机成功转型(从对政府支出和外贸的依赖转为以国内消费为基本动力),而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是否有战略战术上的大智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7 01:40:00

楼上总的很好~

可是不单单是实体经济构成gdp,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也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楼主问的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7 02:28:00
以下是引用jh81522在2009-6-7 1:40:00的发言:

楼上总的很好~

可是不单单是实体经济构成gdp,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也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楼主问的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赞成!比如多发论坛币就可以增加此地虚拟经济的增长呀!

认真地说,虽然上面着重讲实体经济,但是在国民收入关系式中(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金融和地产应该是已经包括在几个成分中了。比如新的房地产项目归入投资,新增的股票价值算作私人投资,等等。可以据此具体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7 2:29: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7 09:05:00

美元贬值引发通胀对中国、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美元贬值,为避免损失,美元投向原材料市场。原油、粮食期货价格(以美元计)上扬,使得中国企业原材料进口成本增长。企业接到订单(美元)后,从生产到交货,需要一定的时间。等收到美元再换成人民币后,发现受到损失(美元贬值,人民币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降低或亏损,使出口受阻。整个出口增速降低或负增长。这是通胀和美元贬值引起的出口下降。但由于2008年后期,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所以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出口的下降是由于美国投机者、投资者(几乎全民)资产受损或破产,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美国实体消费量骤减,造成了中国商品出口下降。这与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无关。
      二、美元贬值和通胀同样造成了美国制造商的运行困难。美国企业(同中国企业一样),通过订单交货换回销售款时再购买原材料,发现价格上涨,利润降低或亏损。企业运行放缓或停滞,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紊乱。
      美元贬值引起的通胀对中国经济造成外伤,稍事恢复或贸易转向即可调整。对美国经济造成内伤,在国内制造业的萎缩和消费总需求骤然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将导至美国经济倒退二十年。2009年初,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根据规模效应的原理(参考<商业原理>),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品质越好、品种越多、竞争力越强;规模越小、成本越高、品质越差、品种越少。所以说,这次中、美两国汽车销量的地位转换,很可能成为中、美两国实体经济盛衰交替的分水岭。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2723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7 10:39:00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非常大 (转)(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目标与途径”论坛3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国内外金融机构代表和国内外媒体代表围绕关乎世界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话题进行交流。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发表演讲时称:“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他说,我国经济的变化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中国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有四个方面。

    [王一鸣]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会议主办方的邀请使我们有机会今天在这里就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新变化进行最广泛的讨论。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在这里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些主要对策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发端于美国的这场危机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形成的冲击波对中国经济也形成了巨大的危机,虽然中国金融部门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中国的出口、工业生产、经济增速回落、事业人数规模而言,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第一、外需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这个回落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我国的顺差还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是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减弱。

    第二、库存也在明显的增加,去年年末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下降趋势仍然在持续,特别是主要工业产品钢铁、水泥、玻璃等等都出现了负增长,产能过剩局面更加严重。

    第三、能源和电力生产急剧下挫。

    第四、经济减速压力持续加大。从年度来看,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第五、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特别是沿海地区停产关闭的企业增加,今年还有大学生611万毕业,城镇新增就业有1300万人,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第六、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明显降温。这对关联产业的影响非常大,比如说水泥、钢铁、铝合金等。

    第七、企业的利润和财政收入都是在明显的回落,很多行业的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投资增长偏快,信贷过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我们2001年的顺差规模达到1000亿,2008年就接近了3000亿,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导致产能过度扩张。

    事实上,我国经济的变化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大家回顾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进入了升值通道,通胀压力加大,当时考虑到了美元的低利率不能去大幅度提高利率,导致了这种银行资金的负利率,就促使了股市和楼市的升温,07年下半年由于通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央行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冲击我们国家,进一步增加经济了压力。

    由于外部需求的收缩,从下游的加工贸易、能源延伸到了能源、原材料部门,股市的降温形成了房地产的回调,再影响到了相关的部门,短期内全球经济要出现回暖的话很困难。所以,中国经济的回暖受这两方面影响依然很大,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比亚洲金融危机更加严峻,首先是因为我们外贸依存度比亚洲金融危机提高了一倍,占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美欧日也首先了重创,周边市场受到了影响,回落的幅度是有限的,这次突然间受到了一个外部的冲击,回落的市能也大得多。

    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中国政府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进行宏观调整了,为应对危机赢得了时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四方面:

    第一、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通过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增加政府投资结构性减税、提高居民收入等措施,增强投资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实施了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央政府投资1.18万亿。重点领域包括安居工程、农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调整,今年中央政府要投资9080亿元,其中新增的投资4875亿元,加上去年4季度安排的1040亿元。通过政府投资来带动民间投资,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通过这些政策我们觉得大概可以拉动GDP2%左右。通过增加赤字率和投资规模,我们的赤字率在这次调整之前只有0.67%,余地是比较大,为我们实施扩大指出的财政政策也创造了条件。我们要实施产业规划振兴规划,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提高了城乡低保的标准,提高了优抚对象待遇,同时采取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的财政补贴政策,来挖掘农村的消费潜力。

    第二、从供给层面上实施了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装备、电子、现代物流,一个主要是淘汰过分落后的生产能力。推动产业兼并充足和提高产业集中度,钢铁要形成三家5000万以上的企业。加快企业产业自主升级建设,调整生产布局。

    第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改善要素结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为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据前沿,我们主要是采取了重大的科技专项16项,包括新一代互联网、大型飞机,要支持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发展,还要引进海外人才。

    第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提高农村的扶贫标准和医改方案的实施。医改方案中央和地方要投资8500亿元,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我们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我国的经济还需要中长期的经济转型和改革战略,包括调整我们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价格体制,财税体制改革、垄断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一定会为中国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光明的未来,也为世界的经济发展作出更重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1352f0100dkw2.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