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181 1
2009-03-09

  作者:龙之珠(lzzscsj)   

     一、美元贬值,为避免损失,美元投向原材料市场。原油、粮食期货价格(以美元计)上扬,使得中国企业原材料进口成本增长。企业接到订单(美元)后,从生产到交货,需要一定的时间。等收到美元再换成人民币后,发现受到损失(美元贬值,人民币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降低或亏损,使出口受阻。整个出口增速降低或负增长。这是通胀和美元贬值引起的出口下降。但由于2008年后期,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所以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出口的下降是由于美国投机者、投资者(几乎全民)资产受损或破产,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美国实体消费量骤减,造成了中国商品出口下降。这与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无关。
      二、美元贬值和通胀同样造成了美国制造商的运行困难。美国企业(同中国企业一样),通过订单交货换回销售款时再购买原材料,发现价格上涨,利润降低或亏损。企业运行放缓或停滞,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紊乱。
      美元贬值引起的通胀对中国经济造成外伤,稍事恢复或贸易转向即可调整。对美国经济造成内伤,在国内制造业的萎缩和消费总需求骤然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将导至美国经济倒退二十年。2009年初,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根据规模效应的原理(参考<商业原理>),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品质越好、品种越多、竞争力越强;规模越小、成本越高、品质越差、品种越少。所以说,这次中、美两国汽车销量的地位转换,很可能成为中、美两国实体经济盛衰交替的分水岭。

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3-9 23:06:00

谢谢

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