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210 0
2012-09-05
资料来源:网路

胡雪岩,出生于1823年,安徽绩溪人。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在钱庄时当学徒。也就因为出身贫穷,胡雪岩自小就明白: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己。
胡雪岩20岁左右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叫王有龄。这个书生很有才华,也很有包负,有机会做官,但是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胡雪岩虽然和他并不相熟,但二话没说,立即私下借用了钱庄的500两银子送给了王有龄。这样一来,他虽因此失业了,但却为自己铺就了锦绣前程。做了官后的王有龄感其恩德,视其为生死之交。得势的胡雪岩也利用王有龄在官场上的发达,开设了钱庄、当铺、药铺,经营丝、茶,从而迅速暴富。
胡雪岩的成功得益于他的“花钱助人”,那么他的衰落的原因之一便是“花钱失度”。胡雪岩在其事业达到巔峰后,大兴土木,营造庭园,规模甚巨,并拥有众多妻妾,穿衣吃饭模拟王者,生活极其腐化,不堪言状。骄奢淫逸,大改本性。到了光绪九年(1883年),胡雪岩经营失败,钱庄倒闭,商号破产,家资罄尽,负债累累,随后被革去道员职衔,最后忧愤而死。
胡雪岩的成功与他善于收买人心、唯才是交,擅于借助他力、用人所长,从而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分不开。
败也败在用人不当。胡雪岩经商后半期,他起用的几个主事伙计,有的本事有限,有的品性不好,毁了他的事业,坏了他的名声,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有的虽有察觉,但却防不胜防。
胡雪岩的处世哲学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与人交往,他处处为对方著想,胸襟宽阔,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小怨。
胡雪岩擅长“化敌为友”,另一方面,胡雪岩却对“敌”估计不足。当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导致工业革命后,手工业将没落是时间早晚的事。胡雪岩不是没看到这个问题,但为了维持广大江南农村养蚕人家的生计,他不愿改弦易辙,亦不甘心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之下。他以一人之力,屯积生丝,垄断居奇,企图迫使外商高价收买。但胡雪岩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了对方的力量,外商联合拒买胡雪岩屯积之丝,逼得胡雪岩不得不贱售其丝,遂致破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