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40 1
2012-09-13
很少有一种消费品,在还没有进行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就已经在它的目标客户群中声名鹊起,但第六代iPhone(暂定名iPhone 5)做到了这一点。虽然iPhone 5在几个小时之前才揭开了面纱,但有关它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这股热潮自消费者掀起,席卷了市场各个参与部分。  实际上,不仅仅是iPhone 5这一款产品,苹果公司近几年推出的产品iPhone 4、iPhone 4S、iPad 3等等,都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反馈。与其超卓的创新能力以及品牌效应相匹配的,苹果公司在2012年8月23日刷新微软创下的历史纪录,成为全球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而与这样卓越的公司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既幸运,又尴尬。

  幸运的是消费者,尴尬的是A股公司。虽然,已经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挤进了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处于供应链的底端,甚至是通过更高级的加工商才间接与苹果公司建立了联系。在二级市场上,这些与苹果公司沾上边的公司也广受投资者追捧,他们俨然成了苹果公司在A股市场上的影子。
  这些影子公司的股价随着苹果公司每种新产品的推出而波动,反观苹果公司的股价,从2008年底至2009年初,约100美元/股的价格起步,至今已经达到660美元/股的价格,其间走势一直呈现较为平滑的上升曲线。
  这是品牌和创新的力量。在A股公司里,称得上有品牌效应的大多是酒类公司,特别是白酒。这样的品牌虽然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用户黏性,同时带来充沛的现金流,但它作为一种传统消费品,与创新的关联度较低。在一个经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环境中,这类公司的示范价值并不大。
  事实上,无论有多少公司挤入苹果公司的供应链,都不能证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因为那仅仅是在低端加工业的基础上走向高端代工,依然无法摆脱产业链中最为弱势的局面。如果有一天,苹果公司开始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才能表明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升级。
  为了更长远的利益,我们A股公司的眼光应该可以再长远些,不争一时的优劣得失,专注研发,专注创新,用新时代的眼光认真经营和管理,让苹果树的繁花在A股市场盛开绽放。
  当然,投资者仍然要关注那些受益于苹果公司的A股上市公司,苹果产品的成功将间接为这些公司的股东带来利益。同时,投资者也应该给予A股公司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时间,摈弃劣质公司的炒作,回归到价值投资的角度上来。
  这些公司也将在为苹果服务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13 09:17:51
中国只有沙果,没有苹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