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积累的公共性。
在这里我所要讲述的是不论是公有制或私有制社会,社会的资本积累都是一种公共性质。在谈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封闭式经济。因为只有在一个封闭式经济中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只要我们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经济实体那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封闭式经济。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机器生产时代”更是如此。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企业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周转资金(货币)莫说扩大再生产就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也是不可能的。当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为零时国民经济的总收入就等于它的总支出,各生产企业的整体利润必然是零。但这种假设只是在货币流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才实用,即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货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没有沉淀)。如果流通中的货币供给是零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会使货币流通的总量扩大但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也会加大,因为银行在这过程中创造的只是流通手段而并非货币本身(如期票,汇票的流通或信用卡的实施以及转账业务的扩大等)表现为银行的存款总额大于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量。当然货币的周转速度加快经济的发展会随着货币流通总量的增加而有所增长,由于银行的货币存款总额受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与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量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某一时刻若人们纷纷要求提现时就会促成金融危机使流通中的货币增值,它表现为物价的大幅下跌。反过来讲若在危机中银行可以用实物商品来偿还货币存款者的债务,那就不会促成物价的大幅下跌和金融危机的暴发。
在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为零的情况下竞争只能是一种原有财富的掠夺性质,由你的变成我的并伴随着资本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或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国家而逐步集中,却不会为各生产企业整体带来盈利,也就是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能促使物价的下跌并伴随着商品的流动使资本向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地区或善于经营的人手中聚集。各生产企业整体的盈利有多少它们的亏损总额就有多少(盈利和亏损始终是成正比的),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那各生产企业整体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盈利总额大于它们的亏损总额部分来源于何处呢?这只能是流通中货币的供给增量,它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银行金融创新手段的发明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使银行货币-更多的货币这一梦想得以实现。因为银行不可能通过金融创新手段的发明无止禁地来加速货币流通的周转速度,使货币流通的总量不断地扩大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整个社会的设备已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流通中货币供给的增加首先是通过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大来完成的。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会使原有的生产比例发生变化这又是通过资本品价格的上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为零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货币积蓄和资本竞争都不可能形成各生产企业整体的盈利来源使社会的投资规模扩大。大家都知道企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本身而是为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追逐利润。本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会促使物价的下跌但由于流通中货币供给的增加物价不仅不会下跌有时反而还会上涨。流通中货币供给的增加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它通过印钞机的转动形成了各生产企业整体的盈利来源,社会投资的规模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而扩大这种社会资本积累的过程本身就属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公共积累性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变成了各生产企业整体的盈利来源,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又使原有的生产比例发生改变,消费物价受原有生产比例变化的影响不跌反涨)。所以人们长期以来总认为社会资本的积累是靠某些人节制消费所换来的想法是对社会资本积累的一种误解,人们节制消费的货币积蓄和资本的竞争都不会使社会积累的总财富增加,“所以请那些已经富裕起来的人们不要忘了这种宽松的竞争环境是广大民众的公共积累所形成的,不要为了个人的权势斗争而损害还未富裕起来的人群的切身利益而做出为富不仁的事”。在一个社会简单的再生产模式中即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为零货币的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节余的货币存款是不会使社会资本积累的总额增加的,由于货币工资带有一定的刚性消费者的节余部分就会使生产企业因货币资本的不足从而影响企业第二轮的开工率,若消费者的这部分节余通过银行对货币的存贷款业务使货币又重新回到生产企业也只能维持整个社会的简单再生产。并且我们将看到各生产企业整体债务总额的增加又是与他们库存积压商品的增加成比例的同步上升,这也是我们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中所见到的情景(过大的债权债务的清偿过程必然会促成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沉淀使货币的流通总量缩小从而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现代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许货币流通总量的不断扩大而无法容忍货币流通总量的缩小,货币流通总量的扩大一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也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变货币的周转速度加快,因为只有货币流通总量的不断扩大才能形成各生产企业整体的盈利来源从而使微观经济保持一定的活力。货币流通总量的缩小一是货币的周转速度不变流通中的部分货币沉淀,也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变货币的周转速度放慢。因为货币流通总量的缩小会使各生产企业整体的盈利消失并成为负数(它们的亏损总额大于它们的盈利总额从而使整个微观经济失去应有的活力),这都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货币在流通领域中的多寡所引起的一些现象,仅仅靠银行金融手段的创新来加速货币的周转速度虽然扩大了货币的流通总量,它的贷款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投资表现为一种负债形式,由于当年的社会扩大再生产投资不会计入当年的社会消费商品产出的总成本,所以原有生产比例因投资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才使得各生产企业整体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形成了盈利,但生产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消费,企业的负债投资意味着社会固定资产的增加必须全额折旧最终逐步计入社会消费商品的产出总成本使社会消费商品产出的总成本增加并大于它的购买力而形成过剩。随着各企业债务总额的不断增加银行业所承担的风险也在同时的增加,仅管银行的每一笔贷款业务都有实物作抵押但在经济危机中缺少的仅仅是货币资本,过多的商品在危机中追逐流通中过少的货币时企业为了还债不得不促成物价的猛跌,同时也使银行以往创造的虚假存款化为乌有。作者:邹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