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3-5-26 23:24:47
赵阿蛋 发表于 2013-5-26 22:10
楼主,看了看别人说的,我想把我的观点总结一下。首先,明确一下,什么叫商品。一件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得 ...
首先声明只是关于商品的讨论,没有对个人的看法。资本论里说的商品的二因素:首先是用它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物,也就是说商品要有使用价值。其次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它要有价值。首先不管是左只还是右只都有使用价值,并且他们也是为了交换而产生的。你不能以现在的习惯就否认左只和右只单独分开时就不是商品,你可能会说你没有见过没有单独买左只或者右只的,就说它不是商品。你这是用你自己的意识来决定物质的是否存在,是唯心主义看法(关于哲学了解不多,可能不对,仅供参考)。而应该从商品的二属性出发来判断,我也没有否认你把一双鞋看作一个整体时,他们也是一种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25:46
学经济掌握其方法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32:58
徐顺利 发表于 2013-5-26 23:24
首先声明只是关于商品的讨论,没有对个人的看法。资本论里说的商品的二因素:首先是用它的属性来满足人的 ...
“你不能以现在的习惯就否认左只和右只单独分开时就不是商品,你可能会说你没有见过没有单独买左只或者右只的,就说它不是商品。你这是用你自己的意识来决定物质的是否存在,是唯心主义看法”
单只买卖的情况我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是你要注意,商品经济主要的是形成一个市场,你能说单只买卖已经形成了市场了吗?至于你说我唯心主义,这里你给出的理由似乎没有抓住我的观点的重心,何况唯心主义我没有像你那样对它持绝对反对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34:06
happy_287422301 发表于 2013-5-26 21:53
欢迎你继续积极参与论坛活动,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发挥比较优势,最终都会有所收获的
我想了一个关于鞋和鞋带的问题:一双鞋和鞋带是互补品(如果鞋必须要用到鞋带),还是一双鞋和鞋带的组合只是单件的商品?一般来说,如果鞋子需要鞋带,厂家会把鞋子和鞋带一起出售,但是当你鞋带丢失的时候,你可以单独再买鞋带。从这可以看出,鞋带和鞋子不应该是一件商品,他们是可分的,但厂家却总是提供鞋子和鞋带的组合来搭售,使得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们是单个商品,但我们实际上支付的是鞋子和鞋带的价格。之所以同时提供,就是因为他们是完全互补品,单件出售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我认为左右鞋子是完全互补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36:23
赵阿蛋 发表于 2013-5-26 23:32
“你不能以现在的习惯就否认左只和右只单独分开时就不是商品,你可能会说你没有见过没有单独买左只或者右 ...
有道理,市场小不代表没有市场,自己没发现不代表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38:47
平军 发表于 2013-5-26 23:36
有道理,市场小不代表没有市场,自己没发现不代表不存在
那想必您看到过?可不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发现???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40:38
那可以演变成车子的前轮和右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43:51
赵阿蛋 发表于 2013-5-26 23:38
那想必您看到过?可不可以介绍一下您的发现???谢谢
这个没有注意,你可以调查一下是否有单卖一只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51:01
赵阿蛋 发表于 2013-5-26 23:32
“你不能以现在的习惯就否认左只和右只单独分开时就不是商品,你可能会说你没有见过没有单独买左只或者右 ...
你的商品的定义是不是一定要有很大的市场,我感觉人的双脚行走最起码大多数的双脚行走决定了鞋的成双买卖的需求,所以才出现成双鞋的商品市场非常大。还有我只是说单独看待时每一只都是一个商品,没有探讨他的市场大小,有可能某些高档鞋子就是按单只来卖的,因为一只坏了的时候,本着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就有可能只卖一只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56:41
我觉得经济学的话还是要解释现实,要不然从长久看确实没什么意义。这个体系建立过程中不断完善,但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及时纠正很好,要不然学生就一直会误解,然后错误的例子就一直传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6 23:59:20
错误理解的互补的意义,能把这个案例写进经济学教材里面,这本教材估计也不咋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0:17:56
其实鞋子左右只是不是独立的商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例子你能理解什么是互补品。
正如经济学中所讲的“长期”“短期”的概念,1天可以算做短期,10年可以算是长期,那么1年、3年、5年是长期还是短期?几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区别——投入是否可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0:19:11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0:22:23
那只是举个例子而已,不用那么较真,但较真起来的话,楼主说的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0:23:59
鞋子的左右具有整体性,同一双鞋的左右具有互补性,但如果不是同一双鞋的话就没法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0:29:03
个人觉得,不能说左右鞋子是同一商品。只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左右鞋各买一只,因此商家销售的时候,为了让产品更好的销售出去,都会左右鞋一起卖。这就让我们造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左右鞋子是同一商品,不是互补品。实际上是因为左右鞋是互补品,所以左右鞋要一起卖才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使商家利润最大化,造成了他们是同一商品这一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3:10:04
互补品的概念大概是   两种产品要互相依靠才能正常发挥功能 吧  

因此才会出现楼主所说的问题

但是,这个比喻明显忽略了要两种产品互相依靠,左右脚的鞋子只能算一种产品,就像你不能说左轮胎和右轮胎互补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6:41:02
some mean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7:38:50
分析的在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7:41:02
仅仅比较螺丝和螺母的例子看,如果一大一小没法用,但是鞋子一大一小却可以穿,说明鞋子不能算互补品。很早就见过有人穿过两只不一样的鞋子,这更说明鞋子不是互补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8:00:34
左脚鞋子和右脚鞋子也许真的会成为互补品,个性化消费后鞋子改为单只销售,一只红颜色的左脚,一只绿颜色的右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8:28:33
不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8:48:26
是啊,这个例子是不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8:51:43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9:06:47
于平凡处见思想火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9:13:02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9:13:26

左脚鞋和右脚鞋这个例子确实不太恰当,正如楼主指出的那样。其实,无非是找一个例子,让初学者们理解所谓的互补这个概念就好。确实,楼主的例子:镜架和镜片,更加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9:15:30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09:39:20
有意思,能有这样的思考很好,以后好好做学问,会有成就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27 10:06:51
故事的合理性,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要能理解互补的概念就可以了,在市场上完全的互补很罕见,这个鞋子的例子可以说是完全互补, 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这个你只要看销量就行了,不需要管消费习惯之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