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甥女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在国内就是学习尖子。到了美国,学习也努力,一个学期的ESL就转到正常班了(也有我们在她出国前一年的远程教育的功劳。呵呵)。
一天晚上九点多了,电话铃响了。是小外甥女的宿舍楼妈妈打来的。她说: 智博士,有个坏消息。我一听,着急了,(在美国,不是很亲近的亲朋好友很少晚上快十点了打电话的)赶忙问“怎么回事?”,估计声音都变调了。她一听,倒说“不是很大的事。”然后,就告诉我详细的故事。
原来,那天傍晚,学校送孩子们去看电影,回来九点多了,孩子们还很兴奋。小外甥女跟着同宿舍楼的几个高年级的女生一起说要在校园里宿舍附近散步,填了单子(她们学校孩子们进出宿舍都要填表格的,让宿舍妈妈知道你在哪里,在干什么。按规定,若宿舍妈妈不知道孩子在哪里,要马上报告的。)与宿舍妈妈打个招呼就出去了。但是,她们散步“散”到了校外(不要认为校园很小,她们的校园占地大约1、2千亩。从她的宿舍楼到校门口估计要8-10分钟的路)。她们走在去学校旁边小镇镇中心的路上,被校车司机发现了。因为司机认得她们,马上就让她们上车回校了。(学校规定:初中部学生不能自己出校门,要老师陪着才可以。高中部学生白天填了表格后可以出校门,但晚上八点后不能出校门。因此校车司机九点多看到她们在校外,就肯定她们犯校规了。)
这下子,宿舍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是,这些孩子这么晚了出校门犯规(小外甥女是八年级,属初中生,更是有错。平时出去配眼镜啥的,都是老师带着去的。)二是,孩子们填表格时,都说是在宿舍附近散步,现在出校门了,还向镇中心“闹市区”方向走,是不是故意撒慌?
前一个错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后一个错可是有点“敌我矛盾”了,若坐实了,够上“黄牌警告”了。我一听,稍微放下了一点的心又提起了。马上说,哎呀,这孩子,可犯大错误了,这要严厉批评了。这样吧,我马上给她打电话,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告诉您。
随即,我就与小外甥女通话。她倒觉得没什么大事,就是走走,走出校门了。舅舅在旁边听了有点生气,说:没什么大事?你们在表格上填的是在宿舍附近散步,怎么会到了那么远的校外?若学校较起真来,给你一个记大过处分都不过分。下次再犯的话,就要卷铺盖回家了。(她们学校每年总有几个给赶走的。美国的私立高中都这样。美国没有什么“事不过三”,一般是“事不过二”,二次黄牌,就“罚下场”了。严重时,一次犯错就没机会了。)小外甥女一听,也开始觉得问题有点严重。我也严肃地指出她的错误,要她们诚恳地向宿舍妈妈道歉,并接受惩罚。
谈完了,又马上给宿舍妈妈(我们原来就认识)打电话,先替小外甥女道歉。然后,特别强调,孩子们没有成心撒慌,只是一时不知不觉的走出去了。我又说,孩子们马上就会来给你道歉。(实际上已经站在她身边了。)
事情过后,孩子们都得到了“惩罚”。小外甥女是一个星期放学后都只能“呆”在宿舍里,什么地方都不能去!(“惩罚”不算重。这可能考虑到她一直是个好学生。)
从这件事也可看出,家长的及时介入能起到很好的桥梁(缓冲)作用,缓和“矛盾”,化解“危机”。瞿田田事件(见我们的博文“留学生在美管理(1)-从留美博士生被关进监狱谈起”)若能在矛盾激化前能得到及时处置,也就可能不会被学校开除,然后“失控”了。
(转自智陈博士的美国教育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