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斯蒂芬.H.佩因曼著)中认为,
在剩余价值估值模型中,会计政策的选择并不影响对企业的估值?并举出如下类似例子。从例1和例2看确实是会计政策选择不影响企业估值。但这个例子中,有一个疑问我无法理解?即净资产的数值,在例1中,净资产第一年因折旧而变成300,但从会计上讲,在资产方面上述折旧实际上是从收入的方式中以现金方式收回了,因此,对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来讲,
即固定资产折旧减少100,但现金会增加100,因此对于净资产,其并不会发生减少,期初净资产不考虑其它因素,仍是400,而不是300?不知道,佩因曼这个例子是不是错了。如果净资产还是400,
那么“在剩余价值模型中,会计政策不影响企业估值”的说法就可能存在问题?还是我有理解未到位的地方,请DX帮我解释下。非常感谢!!!这问题困绕我很久了。
例一, 一项固定投资400,折旧两年第一年100,第2年300,第一年收入300,第二年收入600,剩余估值模型如下:
| 投资(净资产) | | 第一年 | 第二年 |
| | 收入 | 300 | 600 |
| | 折旧 | 100 | 300 |
| | 收益 | 200 | 300 |
| | | | |
净资产 | 400 | (上年净资产-折旧) | 300 | 0 |
预期收益率 | 10% | | | |
剩余收益 | (当年收益-上年净资产*预期收益率10%) | | 160 | 270 |
贴现率 | | | 10% | 10% |
贴现到0年值 | | | 145.45455 | 223.1405 |
企业价值 | 400+160/1.1+270/(1.1*1.1)=76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