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9月17日20:10 来源:和讯网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和讯网消息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城市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城市会客厅9月12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所谓推进城市化进程,我们要想方设法,怎么样把这些制度性的障碍先取消,先还原到给每个农民、每个想进城,或者在城市间迁徙的居民,给他一个迁徙的自由权。
以下为文字实录: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请问李铁主任,关于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十二五”,乃至未来“十三五”中国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李克强副总理最近几个重要的场合都提到,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要依靠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就是城镇化,但是城镇化这个词虽然我们提了很多年,也实践了很多年,大家总还是感觉到在发展进程当中有不少瓶颈,也有一些阻力。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来探讨,您觉得我们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今天面对着哪些至关重要的,我们要破解的难题?
李铁:很多人理解城镇化是以为政府要推动城镇化,把农村都赶进城去,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来讲从来没有这么讲过。中国从50年代末以来,它实行的是一个城乡分割二元的户籍制度,不允许农民自由的迁徙,包括城镇居民间的迁徙也受到户籍制度严格的限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城市投入增加,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经济的增长,使城市在我们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好处,尤其国民经济第二次投入是越来越多。投入越来越多就把原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给相对固化了,就是原来投入到城市的钱只是给城市的居民,再有一部分人进城以后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就是要分摊原有的城市居民的福利,这就形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所谓推进城市化进程,我们要想方设法,怎么样把这些制度性的障碍先取消,先还原到给每个农民、每个想进城,或者在城市间迁徙的居民,给他一个迁徙的自由权,让他在所就业的地方能和当地的户籍居民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公共福利,所以我们在这次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提出一个重要的口号叫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我们现在有1.59亿跨乡镇流动的农民,他们在城市里长期居住,但是他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的公共权利。比如说在享受义务教育上、高考上、社保上、保障房待遇上,以及在就业的政策上,包括消费贷款有关各项问题上,都无法和城镇居民有一样的权利。
如何解决这些权利?看起来好像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涉及到政府的财政支出,原有的居民的利益,还涉及到了农村的土地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还涉及到我们哪些城市能留住更多的居民,让他在城市发展中应该有相应的权利,还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导向等等。涉及到这么多的改革内容,应该是很艰难的。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面的社会变革。
我们也知道在中国改革很难,原来的改革是放权让利的过程,现在是一个调整利益结构的过程。调整利益结构就需要动用,涉及到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原来所谓的既得利益这只是一部分人,现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在媒体上、在决策上有足够的话语权。而这些足够的话语权对于农民工这些弱势的群体,如何能影响到这些有足够话语权的人,允许农民进城来跟他们享受共同的居住的权利和公平的公共服务,这是非常难的问题。所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要进行哪些改革,首先要面对的是利益结构的调整,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