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女士有个TIFFANY的婚戒需要寄到美国去换货,8月16日,她男友通过DHL发货,8月20日,货物在美国失去了下落。最后他们从DHL得到答复:婚戒已经丢失了。
“这个婚戒售价18000元,要寄那么远,所以我们也是谨慎选择了号称‘全球丢件率最低’的DHL发货,在拨打400客服热线要求寄件时,我们就说明了要求保价2万元,客服人员也答应投保,但后来快递员来取件时却说不能投保,只好直接寄了。”
桑女士说,婚戒丢失后,DHL美国那边表示只能赔偿他们200元美元,而国内这边的回复更让她大跌眼镜,说是只能赔偿12.5元美元,而这两笔金额加起来,也远远不及丢失的婚戒的实际价格。
“关于未按货物实际价格投保的问题,DHL有一定责任,而且我们在400电话里也提过婚戒的价格,这就是证据,但DHL不肯提供当时的电话录音给我们。”桑女士说,他们要求DHL在美国找回这枚婚戒,而不是赔偿这么简单。
在DHL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的桑女士这单物流的跟踪信息是,8月19日,快件已到达美国辛辛那提的中转中心,最后停留在8月20日“快件已完成清关手续并从海关放行”的状态,没有再跟进。
桑女士从DHL处获悉的赔偿金额(即200多元美金)又是依据什么标准?DHL方面回复称,200元美金是客户自己在运单上填写的实际货品价格,另外一部分则是退还的运费。
既然婚戒售价为18000元,客户自己又怎么会只填了200元美元?桑女士表示,当时收件的快递员听说他们要寄的货物价值18000元,就表示无法收寄这么高价的物品,也无法投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填了200美金。
1. 缘起——物流行业监管制度:邮政法规定钻石是不能寄的,18000的价值要报关。这也是很多跨国邮购顾客的痛苦,很多人会选择像桑女士一样的做法。
2. 祸根——机会成本估算:桑女士之所以会选择邮寄,是基于DHL“全球丢件率最低”的宣传,但桑女士明知自己的钻戒价值1万8,却选择默认工作人员的提议在物品价值一栏填写“200美元”,而且没有保价,这样算下来,桑女士认为DHL丢件率将低于1%,显然算不上“全球丢件率最低”吧~
3. 黑手——物流跟踪系统:快件已完成清关手续并从海关放行,DHL在美国支持的是“站点跟踪”,一旦丢件,两个站点相互推诿、都不承认,运输又说不清楚,基本就乱了。UPS支持用DIAD实时的全程跟踪,客户可以自行查询。
4. 打击——危机管理法则:DHL内部处理暂时还不知道,但不肯提供电话录音,足见其坚持“最高利益倾向化”的决心。但就算提供客户录音,邮寄方式和物品价格都是桑女士自己选的,这个证据也很无力。DHL很无情但和客观的赔偿了物品价值和运费。据顺丰用户说,对顺丰来说,这种事情在公司内部的处理是很严重的,赔偿也很多(我不是托儿,我只是听说)。
5. 帮凶——物流客户协议:按照国家邮政的规定,不保价产品,最高按邮费的7倍赔偿,12.5美金肯定是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