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260 35
2004-09-15
为什么课前要点名?为什么出勤率要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这是教育产品与一般消费品的差异引起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9-15 21:17:00
这是不是一国高校的游戏规则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6 12:55:00
请问一国高校的游戏规则具体是什么,为什么在这种规定下有如此考核办法,国外也是如此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6 12:58:00

出勤也是对老师的一种收益吧,试想一个班40人,只2个上和38人上时老师感觉是不一样的吧?要是只2人上,学校领导会不找这位老师“麻烦”。另外,对多数人而言,出勤是学好课程的必要条件吧,特别是教授技术性的课程和低年级(比如小学)的课程时,所以老师把它作为一个考核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6 14:53:00

我花钱买教育,我愿意怎么消费,管得着么?

——反对!学校要出具资格认证,显示学习合格。

——那不是有各种形式的考核么?

——反对!考核不能完全体现学习效果。

——学校的资格认证到底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是认定合格者全面合格,还是认定从考核结果看,合格者可能合格(或者,只就考核所涉及的内容而言是合格的)?如果学校要实现全面的资格认证是不可能的话,那么出勤率标准能带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新信息么?出勤者学习效果一定好么?上课睡觉怎么算?开小差怎么算?反之,我自己在宿舍苦读怎么算?

让我们暂时只考虑大学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16 15:15:00

凡是计划经济国家和地区或者是这些经济体制的延续的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如果评价一个学生学习的成绩,比较好的办法是评价其毕业后的薪水高低以及工作成就,比如国外的商学院就是这样评价的。学生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属于长期投资品,要到毕业后若干年才能表现出来。

大陆的思维是:反正我没有能力或者懒得了解老师的真实劳动水平,就采取考勤的方式最直接有效。教务处就是这么弱智的进行教学管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