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087 1
2012-10-01
09月29日华商报刊登了吴敬琏的<中国经济不能靠大量印钞票了>文章,引发热议。
    他认为“靠投资来支撑经济增长的话,再高也没有意义”,现在我们在GDP中,你从生产方面来说,就是投资的比重越来越高。劳动者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也就是说消费的比
重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使得内需持续的提高呢?因为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看来吴先生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闭门修炼,宏观见识上有所进步,与新宏观主义越
发靠拢。
   “我一再说不用老盯着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是一个短期政策调整,它不能解决我们的长期问题。经济发展方式有问题,是因为体制有问题。”但这句话又回归老话,因为吴老
先生通过常年坚持不懈的比较,还是要彻底地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但即使“美化”如斯,难道能摆脱债务危机?经济周期?
   “可以说现在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进入到一个两难的境地,又不能冲又不能紧。这倒是大实话,因为当前的困境恰恰是滞涨的真实写照,但凯恩斯主义在挽救了资本主义走
出大萧条后因陷入滞涨而饱受批评,但为什么当今拥有最多诺贝尔经济学的国家依然再次回归凯恩斯主义?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纷纷量化宽松持续不断地买入天量国债?
正如网友所质疑,难道只允许美国放火,不许中国点灯?
    根据新宏观主义的产业分层理论,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ZF充当了顶级投资者,由于中间产业利润与储蓄的存在,导致了货币流通量衰减,产生了过剩货币、过剩商品、消费
不足。为了增加就业,只有维持再生产的进行,ZF被迫投资,承担负债,忍受亏损,而社会资本获得利润,工人得到工资收入。但这种方式的后遗症是货币发行方式粗放,因为
社会上有大量的存量货币暂时沉淀,随时可能触发通胀,抬高生产成本,引发滞涨。从这个意义上看,凯恩斯只能是半个宏观经济学家,因为他的市场挽救方案考虑并不全面,没
有涵盖ZF投资的宏观效益。
    国家首次实施节假日高速路免费政策,市民蜂拥而出,对此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昨日称,长假高速免费是“世界上最愚蠢政策”,等于动员大家一起堵车
,为何不宣布长假高速涨价50%,所有增加收费分给100个贫困县,扶贫办学,建航母也行。
    李教授的看法似是而非,因为他的经济学仅仅停留在常规的微观层次,不能理解社会生产的本意就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社会生产不但包括个人消费品生产,更要包
括社会公共品生产。但他的看法也的确有一定的市场,正如家电下乡免农业税一样,高速路公司的损失那里补?财政吗?中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由于债务货币的本性,中国
与地方ZF都累积了天量债务,不可持续,靠增加税收没有死路一条,那么出路在哪?
    考虑饱受诟病中国央行的外汇占款制度即增发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美元,然后购买美国国债;出口企业通过银行将外汇卖出,换回人民币。但问题在于:其一,经济成
果为他人控制,造成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就是这一机制的外在表现,升值源于商品与劳务的出口,导致国内供应量减少,而外汇占款带来的人民币使
需求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对外升值一方面是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先期进入外资保值升值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债权贬值。其二,人民币被动发行,产生严重的依附性。其三,巨额的贸易顺差引发剧烈的贸易争端,触发逆差国通缩,不可持续。
    将上面问题结合起来,方案就在其中了——基础设施民营,央行支付通行费。它就是第四大需求——储备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人必然怀疑,这样会不会引发通胀?新宏观主义肯定地回答:不会。
    其原因在于它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本,也就是过剩资本存量货币,消除了滞涨的根源,比之凯恩斯主义的ZF顶级投资,其新增货币量不及十分之一。
    储备需求不仅是目前国家发改委储备局的粮棉油等简单内容,而是扩展前伸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国防开支。
  其中,自然资源不仅指传统的开发,更指资源的勘探、控制。
  人力资源不仅指劳动力的数量,更指其质量,即职业技能,创造性,文明程度。
  环境保护指国土整治、水土保养、封山育林、退耕禁牧、生态林、湿地、减少污染。
  基础设施指的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建设。
  国防支出包括重大科研与常规支出。
  为此需要设立新型财富市场,即专利、艺术品、生态林、勘探成果交易市场,以及央行购买委员会。
    央行持有的是物质财富,且储备于天地之间,人脑之中,而非不可控制的不可偿还的国家债券,人民币有了最可靠的锚,不再惧怕升值贬值。
    只要中国率先实施这一政策,那么它必将超越美、日,我对中国人的智慧充满信心,从而不再受人欺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3 12:20:27
上海铁路局去年巨亏130亿 高铁成财务重负
2012年过去后,铁道部将呈上一份巨亏报表。
“2012年铁道部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目前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各个局反映的情况来看,亏损是一定的了,而且还不在小数。”1月22日,接近铁道部的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这一形势已从各路局的财务状况中显现。据一些地方路局人士透露,2012年仅上海铁路局就亏损130亿元。南昌铁路局约亏损79亿元,广铁集团也亏损26亿元。

上周五结束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并未公布2012年全路的财务损益,只公布了全年经营收入完成975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国铁及控股企业运输总收入完成5308.5亿元,非运输业务收入完成4443.5亿元。

据前述接近铁道部人士称,宏观经济放缓,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大幅下降,是造成2012年铁路巨亏的基本背景。同时,“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对铁路亏损的贡献率在明显上升。”

“连上海局也亏损了”

2012年铁路亏损之重,从作为标杆的上海铁路局的财务状况中可见一斑。

据地方路局人士透露,2012年上海铁路局虽然完成了3.5亿人次的客运量和2.4亿吨的货运量,但仍亏损130亿元。
上海局营收如此之差,颇有些出人意料,因为上海局在全国各铁路局中效益一向是比较好的,而且其辖下的沪宁、沪杭两条城际高铁也是在全国高铁网中少数几条实现盈利的线路之一。“上海局都如此,其他路局的情况可能更糟。”一位铁道部系统经济专家表示。
事实上,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的报表已奠定了全年亏损的局面。该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铁道部辖下的总资产为43044亿元,负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81%,税后利润则为-85.41亿元。
“2012年第四季度铁路运输量有所回升,可能会填回一部分亏损,但扭转不了全年亏损的大局。”前述铁道部内部经济专家称。

高铁成重要“增亏”点

部分路局借债度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