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47 5
2007-04-10
<P>    学了这么久的 宏观经济学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搞清楚</P>
<P>  C+I=C+S就得到I=S  也可以理解为Y-C=S 就是出去消费后剩下的就储蓄起来,或者(Y-C-G)=S 除去消费和ZF购买就是储蓄</P>
<P>或者(Y-T-C)+(T-G)=S 私人储蓄(Y-T-C)加公共储蓄(T-G)就是总储蓄,但是现实中你能说,你投资了多少就会储蓄多少吗,也许GDP中是相等的,一个人的消费=另一个人的收入好理解,难道I=S要理解成企业投资多少并没有将钱马上取现,只是重这个企业转到那个企业,把投看成是银行存款吗</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1 08:46:00
这个问题你可以看看国民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1 12:18:00
晕,不过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1 16:07:00

(三部门)IS关系指的是经济在均衡时,投资(总需求中除掉消费和政府购买)和储蓄(收入中除去没收走的税和消费)是相等的。

注意,IS关系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物品市场)均衡,总需求等于总产出。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经济均衡点(实际上是物品市场出清的点)。现实中当然很难持久的实现。如果实现了,可以简单地,近似地理解为:消费者的闲钱都存在银行里了,银行吸纳的存款都进行了投资。

我在附近的一个帖子中画了图,说得应该挺清楚,你看看,也许会有帮助。

就是这个帖子:https://bbs.pinggu.org/thread-163727-1-1.html&page=2

107131.bm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1 16:13:3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2 19:36:00
太感谢啦 ,谢谢你帮我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问题,但是我还是有点钻牛角尖,既然现实中不存在I=S(其实也太难存在)但我想更了解I=S在现实中蕴含的意义,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0 14:18:23
楼主,你明白为什么i一定要等于s吗?现实经济中储蓄转化为投资,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因为saving对于居民,企业ZF来说定义有所差别。居民收入中减去消费部分,企业的留存收益,ZF的财政盈余,这些都是储蓄。只有储蓄转为为投资,才会生产出更多的劳务和商品,经济才会繁荣。当储蓄等于投资,是指这些投资的来源必然是储蓄,而且是全部的储蓄,只不过形式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