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这个世界的是人的思想感情",从其本身来说因人的思想才对世界与生活有各种认识,并对各种事物给与感情定位:事物的好坏、欲望还是厌恶及程度大小从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并构成生活。
提出这个问题就在于人们对经济学观点纷争不已、各种知识眼花缭乱的情况下,试图提出问题最原始最本质的思考起点正本清源。
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我们可把人的生活归纳为在思想感情作用下力图以最小的痛苦与厌倦来获得最大的享受与满足,经济学也就定义为研究人的这一行为规律的科学并把前者定义为代价后者定义为效用由于人的这一行为规律决定与作用于人的一切行为形式即生活内容,如市场生活,故我们又可说经济学是人的最基本行为规律的科学。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人们对市场经济学有较多的认识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一方面又发现市场经济学的局限性,于是出于本能与经济性需要,将市场经济学的研究模式用于研究人的各种生活行为,而人的行为又是复杂多变的,使人们始终感到不真实。因此重新思考以新的起点来研究认训经济学就很有必要。
“——以“炫耀品”为例,经济学家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某些情况下价格本身可以为某些人带来效用或者传递某种效用的信息,也就是说偏好受到代价的影响。您的排队越长预期效用越大似乎可以归这一类问题,股市中的“羊群效应“,“越贵越买”等现象也很类似。”
我认为该事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简单的生活经济现象千万不能上升到似乎存在一个独立的理论不能把人的思想搞乱。也不能用一些专业术语让人摸不到头脑。让我们用一个不懂经济学的人在市场购物来分析所谓的“越贵越买”。
如果一个人上街看见一个价高的物品,且买的人很多这时他有两种反应:一是他对该物品很了解即它的效用功能他能准确评估,其结果自然是他不肖一顾,即是价越高而买者少;二是他不了解,且由于他要进一步了解是麻烦痛苦的,是一生活代价,故他从众,相信大家的判断,产生买的欲望,从而试图以少的代价实现较大的效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生活常式妈何必想得太多。经济学游戏与迷宫不就是大家不用简单与现实的思想而闹出来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