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谓“59岁现象”的确大量存在,即一些觉悟差的权力人物在离退休前夕,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心理支使下,大搞权力的寻租和变现。然而,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是―――贪欲可以说是几乎隐藏于每个人内心深处,而欲念变成贪腐行为则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同样,“59岁现象”的出现,关键是我们的制度有缺失,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要预防这种现象,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因此,对“59岁心理”进行提防固然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制度的基础,而不能取代制度建设本身。出现这一现象真正的原因在于权力结构设置不合理,权力太集中而又缺乏监督―――乃至是有意避开了监督。
若真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乱象,管理部门应仔细分析自身权力结构中的弊端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该限权就限权,该分权就分权,该改革审批方式就改革审批方式,总之要从根本上理顺权力结构,而不是仅仅通过什么“学习”、“教育”的方式,拿道德说事儿。
因此,我觉得只是在出现这一现象后,开展甚么学习活动即便不是有意地避重就轻,至少也是不得要领。所谓“反思59岁现象”,可称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