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518 4
2007-04-16



【内容提要】当年,王明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学了一肚子理论,言必称马列,自称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可就因为他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被迫长征,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相比之下,毛泽东没喝过“洋墨水”,他的马列主义,不仅是从书本上学,而且更注重从实践中去总结,结果被王明说成是“山沟里的马列主义”,但“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反而管用,反而能救中国。
拿破伦曾经讲过一个笑话:聪明但喜欢走捷径的人,最好去当将军;又聪明又勤快的人,让他去当参谋;不聪明、爱偷懒的人,可以去当传令兵;但勤快、愚蠢的人,最好什么也别让他做。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要按拿破伦的说法对号入座,经济学家应该努力去扮演“参谋”的角色。
经济学家既然要当参谋,那么,就要研究现实、服务现实。如果脱离了实际,顶多是一个“黑板经济学家”。当年,王明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学了一肚子理论,言必称马列,自称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可就因为他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被迫长征,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相比之下,毛泽东没喝过“洋墨水”,他的马列主义,不仅是从书本上学,而且更注重从实践中去总结,结果被王明说成是“山沟里的马列主义”,但“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反而管用,反而能救中国。
对我们的经济学家来说,这应当是一个启示。中国现在的经济学,无非来自两方面: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另一个是西方经济学。但不管哪个方面的经济学,都必须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中国的经济学,也应当成为“山沟里的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根植于中国的土壤,致力于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努力成为“山沟里的经济学家”。
其实,一部经济学说史,就是一部经济学家关注现实、改造世界的历史。18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各国的经济干预政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戴上了枷锁,针对这种情况,亚当·斯密登高一呼,阐述了他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提出了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主张,从而为资本主义松了绑,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不过,再伟大的理论,也包容不了不断发展的现实,到1929年,纯粹自由放任的政策,走到了它历史的尽头。大危机的风暴席卷西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生产萎缩、经济凋零,资本主义制度临近崩溃的边缘。就在这样的时刻,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挺身而出,开出了一剂医治危机和失业的“药方”,使资本主义起死回生,凯恩斯本人也由此成为拯救西方世界的英雄。
然而,凯恩斯的“药方”,同样不能包治百病,本世纪70年代,凯恩斯政策的“后遗症”开始发作,西方经济出现了“滞胀”的局面。为了打破这一僵局,以拉弗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设计出一套以减少税收、稳定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这套纲领,帮助里根赢得了1980年的大选,并为里根执政期间医治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在美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里根经济学”的时代。
市场制度在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过程,许多制度安排,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好比一条大河已经形成,人们在大河的旁边,依山傍水建造城市,尽管有时候也要对河道进行疏通,但这毕竟只是局部的治理。然而,在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的改革,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这就好比是在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之后,让大河改道。如果设计得不好,一旦大河改道不成,河水泛滥出来,那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比西方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因而中国经济学家更需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不仅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而且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
回顾过去,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卓著,展望未来,今后的道路并不平坦。自古华山一条路,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不容我们不做出回答:经济周期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金融改革和金融风险问题……等等,剪不断,理还乱。但有一点非常明确,把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决策部门,推给经济决策部门的官员,是不合适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全民族的事情,每个人都应为此尽一份力。经济学作为当今的“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家作为一个以经济研究为职业的群体,更应该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选择的方案。
因此,经济学家不能只描述经济现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对症下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这个不行,那个不管用,还要说明怎么才能行,怎么才管用;不能只埋头在书斋里,钩沉索隐,构筑自己的理论大厦,还要投身到现实中,有的放矢,拨云见日;不能只做事后诸葛亮,单纯地总结教训,还要做事前诸葛亮,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一句话,经济学家不仅要看病,而且要开药方,不仅要惩前毖后,还要治病救人。这是经济学的传统,也是经济学家的责任。
经济学和政治学毕竟不是一回事,政治源于经济而又高于经济。经济学家提出一项主张,与政府部门做出某项决策,面临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约束,依据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条件。明白了这个道理,有助于我们走出书斋,进入角色,以求提出的建议,尽量符合实际。避免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毛病,或者闹出唐吉·柯德大战风车式的笑话。同时,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有助于我们在一项合理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时,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这个时候,我们最好是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逻辑的力量。改革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10多年前,当经济学家们提出股份制,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谁又能否认,今天我们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大步地迈进呢?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有一句名言:“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类比:中国现代化的规律--这是任何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们,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在山叠嶂、水纵横的经济改革之路上,中国经济学家要拿出顶风冒雨的雄心,舍我其谁的气概,秉承经济学的传统,真正肩负起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王东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6 18:47:00

王明与毛泽东,两个特例,样本太小不能说明问题。

当今的中国发展迅速,中国问题就是世界问题,只要我们能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行,管他海龟还是土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6 18:59:00

中国的经济要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树立一系列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现在所接触的都是西方经济理论与思想,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期待着我们13亿人中间早点出现一位凯恩斯的人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6 19:06:00
别整天这些讨论这些虚的东西,踏踏实实研究一个问题才是正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6 19:33:00

我认为我国经济学确实需要实事求是,客观的观察我经济运行的现状.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是有条件的.西方的还是我国自己的,都要根据实际来分析.要看清物质的本质,不要盲目.每个国家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要认清这一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