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05 7
2007-04-20
<P ><FONT size=3>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从事研究的学生。可是,笔者这几年带研究生,越带越难受…………</FONT></P>
<P > </P>
<P ><FONT size=3>首先,研究生从入学考试到录取,导师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今年更有改革,入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门考试科目中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门属于统考(指心理学),政治、英语、心理学科目一,心理科目二。只剩一门科目由我们专业导师出题。导师没有机会择学生,这问题其实从考试方式就存在了。录取后往往是学生择导师,考虑到每位导师带学生的数目问题,我们一般大致按学生的选择分配一下。于是,学生就这样站在我面前。不过,经过十多年层层考试,能站在我们面前的应该是精英了。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缺少一种感应!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好,智商很高,品性也很好,可是,他之前学的学科与老师的学科背景往往差异很大,这让老师明显感到缺乏一种“相互感应”。……</FONT></P>
<P > </P>
<P ><FONT size=3>其次,课程模式是自上而下事先规定好的。三年的读研时间,学生真正能与老师共同从事研究的时间有限。从时间看,前一年半研究生几乎是按课程设置被排满,关键还有大量的必考课程,从时间上几乎没有余地投入老师的研究;后一年半,他们先要进行与找工作挂钩的实习,然后就要准备各种与找工作有关的考试,尤其是公务员考,这往往使很多学生放下自己的毕业论文而全力以赴的事情。有的学生临到毕业前突击在半个月内“写”出篇论文。这种论文几乎没有任何研究性的含金量。</FONT></P>
<P > </P>
<P ><FONT size=3>再次,学生参与老师研究的条件有限。有种说法:导师必须有课题才能带研究生。但是,现实情况是:国家级课题并非所有大学的教授都能人均申请;即使省部级也如此。老师有把握的就是申请本校课题。但校级项目经费毕竟有限(一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千)。这些课题费用往往连教师本人参加学术会议会务费、差旅、买些书籍和复印资料用都捉襟见肘了,如何能附带学生参加会议的会务费和差旅费、还有支付学生的劳务费?仍人会问:研究生的培养费呢?事实上,教师除了讲课拿讲课费、毕业一个研究生拿劳务费外,可用于带学生活动的使用费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学期人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元(按学生人均)。这费用怎么用?笔者从事犯罪问题研究,由于平时还有大量授课任务在身,大学教师一开学每周至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个班的课程,还要每周参加例会,因此,每遇重大案件需要参与研究或调查时,一周内有限的时间只能选择飞机来往,研究生如果与我同去,教师是绝对支付不起的路途费用。如果让其坐火车来往,那么,学生到达时教师已经返回了。这是我们无法带他们参与自己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FONT></P>
<P > </P>
<P ><FONT size=3>最后,还让我最难受的是:<B >我的学生学我的研究专业毕业后,并不一定干这一专业。这并不是他们本人不想干,而是很无奈的诸多原因</B>。例如:考上我研究生的女生居多。我们曾有一年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8</FONT>人报考,但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名女学生过关。然而,我从事的研究专业多与刑侦工作有关,问题在于许多刑警部门不愿招女研究生。所以,我带的学生很多人进不了刑侦专业。而笔者去基层,无数年青的干警想学习我从事的专业知识,但他们考不过有充足时间备考的在校大学生。这种结果是:真正需要我这专业的人学不上,也不能与我共同进行这专业的研究,而学了这专业的研究生没有机会干这一专业……</FONT></P>
<P > </P>
<P ><FONT size=3>唉,中国的高等教育,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浪费了他们宝贵的学费?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专业的浪费……?唉,研究生,究竟应该怎么带?????? </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20 10:03:00
研究生最好是工作几年后考,再让自己在理论上有个升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0 10:14:00

“而笔者去基层,无数年青的干警想学习我从事的专业知识,但他们考不过有充足时间备考的在校大学生。这种结果是:真正需要我这专业的人学不上,也不能与我共同进行这专业的研究,而学了这专业的研究生没有机会干这一专业……”

似乎,这些青年干警很需要深造,也具备学习的兴趣和知识基础,还有实践经验。还有助于教学相长。但是他们又考不上,真考上了也可能又不做基层工作了。

假若有可能的话,导师可以和公安部门协作,公安部门和干警个人出经费,导师负责培训,让这些青年警察来进修,拿结业证书。如果能够参加入学统一考试,并且成绩合格,可以补发毕业证书。另外,干警也可以不来学校培训,而是导师师生前往做集体授课,互相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相互学习,也不发任何证书--------这2种也是常见的办法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0 10:16: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0 10:25:00
以下是引用jinwei110在2007-4-20 9:48:00的发言:

三年的读研时间,学生真正能与老师共同从事研究的时间有限。从时间看,前一年半研究生几乎是按课程设置被排满,关键还有大量的必考课程,从时间上几乎没有余地投入老师的研究;后一年半,他们先要进行与找工作挂钩的实习,然后就要准备各种与找工作有关的考试,尤其是公务员考,这往往使很多学生放下自己的毕业论文而全力以赴的事情。有的学生临到毕业前突击在半个月内“写”出篇论文。这种论文几乎没有任何研究性的含金量。

是啊!研究生该怎么培养应该研究一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0 12:35:00
不晓得该不该读研,费用好贵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20 16:26:00

其实说到到底,这还是与读研的目的有关,很多人现在更多的是为了学位而不是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