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你不觉得吗?
自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的GDP为11.1%之后,国内外大多数经济研究机构纷纷上调对2007年的GDP的预测值,不少学者深为忧虑,认为它已由“较快”变成“过热”。我们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经济是一个步入新青春期的少年,无须对其快速长高大惊小怪。
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不是一件特别令人忧虑的事,因为它的“增长质量将提高”。相对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投资和增长,现在出乎大多数人意外的爆发力,其实更多来源于民间色彩的成长力量,中国资本市场的复苏和繁荣,内外资所得税并轨带来的本土企业减税效应,正刺激着这种成长。
中国经济现在很像一个进入新“青春期”的少年,在笔者的眼中,“世界工厂”是中国经济的第一个青春期,它会给中国带来20年的动力;而股改之后,中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正迎来中国金融市场的黄金十年,这是第二个青春期的开端。目前,第一个青春期尚在高峰,而第二个青春期接踵而至,双重动力叠加循环,中国必然表现出令世界惊叹的成长性。
该如何面对这个青春期的孩子呢?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孩子的快速成长超出了主观想象,本来觉得他一年长5厘米,结果长了10厘米,甚至15厘米,那就不给他吃饱,饿他,这个方法就叫“削足适履”;第二种是,觉得孩子的青春期难得,一旦错过机遇,再长就难,因此给他充分的营养和运动,把旧衣服扔掉了,给孩子量体裁衣,甚至要把衣服做大一些,给他充分发展空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青春期”的孩子放纵娇惯,恰恰相反,这时的孩子最容易出现叛逆和自我毁灭的倾向,需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