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87 8
2007-04-30
农民五千年来没有这么好过

  人物周刊:您认为大陆经济学者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主要误区在哪里?

  张五常:只有看清形势才是真正帮他们,不能胡说一通。那本《中国农民调查》不对。你去好些农村看看,前几年雇用农工300块钱一个月,现在500块钱都请不到了。帮别人插秧,一天60块,早上7点干到天黑,脚泡在水里,是非人的生活,但你说要起家能怎么做呢?一定某些人要这样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人物周刊:您的意思是,中国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比《中国农民调查》那本书上写的好得多?

  张五常:一定是好很多。调查不能像那本书上那样做的,你要去看看人家去年吃什么菜,今年吃什么菜,要看看人家去年有没有电视,今年有没有电视。

  一年多来,珠三角、长三角民工荒,提升工资百分之十也不容易聘请劳工,说明农业收入大有改进。中国从农转工的人口上升得快,转往工业的生活一定有改进,否则不会转,“半农半工”的农民多的是,统计上这“半工”的收入不容易计算进来。你问他们有没有钱,他们当然说是没有钱。习惯上,谁说农民苦,好像谁就更关心农民,所以大家争相说农民苦。没有谁不希望中国农民的生活好起来的。

  人物周刊:但是贫困在中国农村,特别是西北部,还是大量存在。

  张五常:绝对存在,我从来没有说贫困不存在,我只是说改善显著。五千年来没有这么好过。我觉得不需要看数据,在三农方面的增长每年应该有20%左右。中国的农民倒霉了几千年,改进农民生活也说了几千年了,现在才是第一次走出这个黑洞。

  人物周刊:有些人想卖劳力也没得地方买。统计数据说,失业比例是非常高的。

  张五常:很多机会的。建筑工人,一天60块钱,甚至80块钱,做司机,一个月800块钱不止。怎么会没有工作做呢?对工作不满意,想找个工资高一点的工作,辞职了,是不算失业的。

  人物周刊:未来20年,还有三亿到四亿的农民从农村搬到城市,这是理解“三农问题”的最重要的前提?

  张五常:是。取消农业税是好的,但是我不赞同补贴农业,我不赞同政府鼓励农民留于农业,长远地改善农民的生活,要鼓励他们转到工业那边去。我提出的“大搬迁”,若不发生,大陆的经济是决不可能赶上先进国家的,就是连台湾也追不上。

  人物周刊:采访您之前,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评论,题目是《房价再高我们都认了,求求政府不要再调控了》。大家希望房价下降,但基本上对政府的几轮调控失去信心,越调控房价越高,您认为政府调控核心问题出在哪?

  张五常:多放一点土地出来吧,你要地价跌,你增加容积率(一般指小区的房屋建筑面积与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率)嘛。站在天上看地球,工业用地的比例是很小的,住宅用地的比例也是小的。这几年,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的速度加快,政府紧张,其实不是那么严重,是不用紧张的。还是多放一点土地出来做房地产吧。应该提升供应,而不是约束需求。

  人物周刊: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守住耕地总面积的底线,保证粮食供应的安全,不是合理安排吗?

  张五常:中国的问题是政府控制粮食进口,应该允许私人进口粮食,这是关键。上海两年前曾经缺过米,我在香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缺米,香港自己一粒米也没种,粮食全部是进口。不要担心外国封锁我们的粮食进口,我的感受,北京对自由贸易没有信心,这是过去200年历史留下的心理阴影吧。什么是粮食安全?我曾经指出,没有任何供应,能比让他人赚钱的供应来得安全。

  作为人口最多的大国,比例上优质耕地实在少,要成为经济强国,中国一定要让大量的农民人口转到工业去。这样一来,大量进口粮食无可避免。目前的情况,是好些地区工业用地回报率比农业用地高出很多,而一部小电视机出口可以换取大约两吨非优质的白米进口。农转工可图之利大矣。乐观一点看,除了稻粮和棉花,中国其他农产品( 20.50,0.34,1.69%)的增长率可观,没有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30 17:35:00

张五常的思想 没有社么新颖之处,

说得 也不对,随着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是有发展,但和大城市相比,

差距还很大农民没有享受到现代文明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特别是精神生活上,差距很大;我们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的问题非常关注,

所以才对农村问题非常重视,国家经济发展了,就理所应当去补偿农业,

这既是政策上应该做的,也不违背经济原理;因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本质上构成了国家安全的一部分,看看发达国家,那个不是极力支持补贴农业;

更何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共同富裕的更本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30 19:1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30 22:31:00

张先生要是真正去做个农民,我相信他一定会另有一番说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 16:53:00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实在经典

令我费解的是人家经过调查得出的报告,该“经济学家”作为做学问的人居然能轻易就说“那本《中国农民调查》不对”,难道他有更精确更可信的调查?

另外张先生说农民“五千年来没有这么好过”,试问中国的工人及其他的行业谁五千年由现在好过?这样证明进步是站不住脚的。应该看整个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农民的相应各项指标与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准差多少,农民的生活条件、收入等是否落后于社会平均的发展水平。另外也要和世界上持续发展的发达国家去横向比较,综合评价下看我们国家的农民是否有必要获的国家的一些支持,如提高农民工待遇,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对农业实行补贴,对农民的再教育实行免费。

题外话:望中国的经济家群体不要失了良心去给外国的团体或者国内的大资本团体代言阿。记得自己仅仅是个经济家。最该做的是学问,或者给政府提供咨询,建立能扩大整个社会福利的秩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 18:26:00
说的是很简单,从外国进口粮食!问题是大陆不是香港那点人。大陆有十几亿人,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地方啊!!!如果像香港那样全靠进口,哪里有那么多粮食给你们吃?并不是外国封锁不封锁的问题。张的言论与电视剧《天地粮人》里一个昏官的话如出一辙:“中国土地当然要重最赚钱的作物啦,粮食我们可以都从外国进口嘛!”昏庸至极,以为是大跃进啊?亩产一万斤?一个南瓜用火车拉?经济学家先生啊,不要成为书呆子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