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贴子还没写完,误操作就发了,马上就看到2楼回贴了,2楼的问题不急,容后回答。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还不错的大学,在全国也算有点知名度了,学生全都是超过重点线几十分一百多分的好学生。可即使这样,多年来还总有一些大学生逃课。他们不仅逃政治课,也逃其他课;不仅逃坏老师的课,也逃好老师的课。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授课方式不对。
目前最通行的授课方法就是:按照教材从头到尾讲一遍,可这有必要吗?大部分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学生都可以自己看懂,完全没必要讲。教师的作用在于用多年的对这门学科的积累对学生答疑,做到一语中的,让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不是这样,任何再好的老师,讲了学生可以看懂的东西,学生也不会认同,甚至认为没意思,还不如自己回去看效率高,学生逃课也就自然形成了。
因此,我赞成西方的教学方法,很少上大课,上也只讲梗概,让学生自己看大量的书和做题,不懂就相互讨论,在反复的咀嚼发酵后,最后让老师一语点醒梦众人。
这种方法,2楼认为在中国不能实行吗?没有根本性的不行,只有观念上的不行,只要这样做,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在中国推广开来了。
不过,我也担心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高校的老师能够深入的答疑解惑吗?我认为很多老师不能深入的理解所教课程,甚至基本概念不清。比如m/v一定大于m/(c+v)?相当多的老师因为思考深度不够,不能仔细思考两个v之间的区别。有的老师虽然没有错误,但是显然没有弄懂,因为这样的老师上课时,只是把书上的内容搬到黑板上,倒不会错,却作不了深入本质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看书一个样,甚至还不如学生自己看理解的深。
有的人会问,这种老师占多少?我的估计是大多数,文理科都一样,包括一些所谓的教授。有的教授真是什么都不懂,只是靠拼凑的论文和关系才当上的,决无自己的任何思想和主张,我们在一起时,也有人自嘲,谁看咱们的论文?一点用处都没有,都是印刷垃圾。我们学校的文理两个学报,在全国还可以,尤其是理科期刊,还有影响,但是学报主编多次感叹,没有好文章。
至于有人认为老师数量不够而不可能实施,我的答案是,老师有时间,因为老师省下了大量的讲课时间。
在作出以上论述之后,现在回应我的主题:在没有作出我期待的改革时,我坚决主张学生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