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话社会劳动和社会道德
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因为社会文明和社会道德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社会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础,社会没有道德,社会就没有文明,社会文明主要体现在社会的道德方面,我们一直在倡导社会道德和文明,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而且不讲道德和文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刻讨论一下社会道德问题。社会道德与社会劳动是什么关系?我们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1、什么是社会道德?
似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讨论,人们都知道,其实不然,我们虽然一直在议论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完全认识道德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找到道德的规范和解决一些非道德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也不想展开长篇大论,只是就一些实质问题作一些分析。
道德是一个法律概念,遵守法律就是遵守道德,不遵守法律就是不道德;现实生活又不仅仅是如此,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是非法律的现象,所以,关于道德的概念和界限又很难严格区分。总之,道德问题只是指一些违反人们生活理念和情理的一些事情和现象,又不完全是法律问题,有时违反道德观念却不违反法律,有时违反法律却不违反道德。
道德在人们的理念中是这样的: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孝敬父母,不好好学习,不听话,等等,都属于不道德的现象。我们一直把遵守道德和文明作为我们民族的时尚和美德,作为社会也一直倡导这样的时尚,但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到讲道德和讲文明呢?这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
社会道德是我们人类必有的社会行为准则,不能说这是我们人类才有的社会行为准则,动物讲不讲道德呢?动物也讲,动物是没有思维的,有的只是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动物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争斗,也会有自相残杀的现象,不存在孝敬与否的问题;人类就不一样,人类是有思维的,本来,人类要做得更好,例如孝敬父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但是,似乎我们人类就是做不到,而且一些现象让人发指,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人类到了几乎野蛮的地步,许多现象是动物所做不到的,我们人类就能做到,自相残杀和各种犯罪,还有不孝敬老人和遗弃婴幼儿的现象等等。
动物尚有舐犊之情,互相帮助之情,有食同享、有难同当之谊,然而人类却显得异常的冷漠和无能,看着许多老年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看着一个个病残人忍受疾病的折磨而得不到医治; 还有许多适龄儿童正值花季需要上学而由于贫穷而上不起学,我们要问到底是这些贫穷的人无能,还是我们人类及社会无能。
2、造成社会道德的根源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因为我们不知道道德的根源,又如何去有效的防止不讲道德的现象,从而构建文明的高级社会。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出生之后都不会不讲文明和道德,后来为什么会不讲文明和道德呢?例如一些不讲孝道的人,一般不是因为他们故意不孝敬父母,而是因为贫穷;一些人为什么不劳而获偷窃和抢劫,还是因为没有接受起码的教育,他们不是不想劳动,而是不会劳动,只有用保持动物行为的方法生活。还有不讲社会公共秩序的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环境的原因;二是一些人缺乏起码教育的原因。
说起来,社会环境的原因是非常令人深思的,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许多地方都是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的,但是现在却是家家安装防盗门,到处是肮脏的马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我们中华民族是固有就是这样的吗?不是。
可以说一切都是由于贫穷的原因,贫穷又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一些人连起码的教育都不曾接受,一个人不能接受教育,又如何成为有较高劳动能力的人?人的劳动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造就的,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是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深度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就起码的教育都不能接受,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更不要说成为高级劳动者。
过去,我们认为家庭是决定一个人优劣的主要原因,大家都认为家庭是人的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可是,社会在创造和谐家庭方面都作了什么?许多孩子在他们出生时就在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家庭,有的人出生之后就衣不裹身,食不饱腹;有的婴幼儿出生之后就先天不足,需要医院的治疗;如今,原来有稳定工作的人没有了工作,那些仅靠低保生活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们能接受怎样的教育;还有一些人和家庭因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他们不要说保障就医了,就是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
社会还有道德吗?我们要道德做什么?谁来保障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生活保障和教育环境?谁又来保障适龄青少年们能够无忧无虑的学习?谁又来保障这么多大学高中毕业的青年们找到工作,他们工作都没有,基本的生存基础都没有,又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当我们身体健康发生了问题也就是得病之后,丧失了劳动能力,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还要交纳高昂的医疗费用,有些病人还需要健康人的护理,社会就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权利?
中小学不收费了,不是说就可以保障所有的少年儿童都能安心上学;大学的收费使大多数家庭进入贫困状态,有多少家庭一年有三四万的年收入?如果五六万元的教育投资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经济状态,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面临的是失业,而是家庭的更加贫困。
3、社会劳动和社会道德的关系
什么是社会劳动?这个概念大家还比较陌生,因为在经济学词典中还没有这个词汇,社会劳动就是指社会劳动的总和,包括所有的劳动。社会劳动分两大类:一是社会产业劳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二是社会非产业劳动,即精神资料的生产劳动。
物质资料的劳动就是我们基本生活资料,例如衣食住行的物质内容;精神资料的劳动就是包括教育、医疗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我们每个人在接受了完善的基本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这也是先精神后物质的现象;就社会来说,物质劳动者需要基本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精神劳动者们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基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劳动。
社会需要多少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物质需要及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有限的,我们对精神资料的需要也是有限的,未成年人需要的是基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和劳动知识的教育,成年人需要的是进一步的或高级劳动知识的教育;我们每一个人只有在生病的情况下才需要医疗保障;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之后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娱乐活动。
社会劳动的数量决定社会消费的数量,社会的总需求决定社会劳动的总数量,二者是统一和平衡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没有理由发生社会劳动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现象,也不能发生社会需要过剩的现象。但是,为什么在现实社会却存在劳动的过剩和失业,存在由于贫穷而发生的不孝现象和各种非道德现象?
这是因为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之上还有一种劳动,就是社会管理劳动,因为无论物质资料劳动和精神资料劳动都不会自然发生,而是需要社会管理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才能发生和进行。
这就是,家庭需要管理,企业需要管理,城市需要管理,国家需要管理,世界也需要管理。我们是一个管理的社会和世界。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会有物质资料的劳动发生,也不会有精神资料的劳动发生,更不会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相互交换和平衡的发生。一切都是社会管理的结果。
物质资料的不足,精神资料的匮乏,以及失业、贫穷,道德和非道德,文明和不文明,都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管理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决不是有效和科学的管理造成的。只有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的保障社会劳动的稳定平衡的发展,否则,社会必然发生各种非道德和非文明的现象。非道德和分明的现象本身就是精神资料贫乏的现象。
有人说中国人太多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这个逻辑根本站不住脚,是否中国只有五亿人就好多了,我们在上个世纪就是只有四亿多人,可是我们却被八国联军所侵略。
个人愚见,欢迎参与讨论!
QQ30826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