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其实没有太考虑过到底吃和买书之间的矛盾,可能自己的家庭比较富裕,不存在说吃和买书之间的机会成本.
但是我想说的,现在中国的读书,越来越快餐化,在书店里面,看到的那些很好卖的书,比如什么经商智慧,比如什么如何当老板,或者什么100天学会什么,大概就是除了教材和辅助教材方面最好卖的说,还有一堆缩减,精简版的书.
但是读这累的书,真的有多大意思呢?我一直都很怀疑.假如说什么的快餐阅读我会去读呢?估计就是新东方那些背单词的书.其他的就不怎么考虑了.
而相反,就像我接触很多读经济的学生,他们却根本连昆曼那本经济学原理都没有去读过,个人认为这本还真是经济学入门很好的书.再往后,很多人想着去学着那些成功人物是怎么成功的,他们什么经商智慧? 拿过几本来看,没有意思,我也曾经问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商人,他们都觉得,那些书根本没有意思,就算那些书里面还包括了他在里面.
他们所给我的建议,要么就找一些很成功的人他们详细的传记去读,去认真的把自己和他们去比较,要么不如去先把知识的理论基础打好,再多读点相关按例分析的书,去认真了解企业是怎么运作,一个企业会碰上什么问题.甚至多读几份知名机构经济的分析报告都比读那些书要有意思多.
而不是读那些很快餐的读物.但是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把一本原著的书目,或者一堆堆的商业案例分析之类的书好好的去读读.但是这些才是重要的.
而那些快餐读物的畅销,特别在学生中的畅销,又反映出来一个怎么样的问题? 浮躁,急功近利,还是学生本身的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