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5434 11
2007-05-12
<P>学校正在征文,我胡乱写了些东西出来,请各位多多指教!</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H1  align=center>美德成就理想<o:p></o:p></H1>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6</FONT>商学院综合试点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赖斌<o:p></o:p></P>
<P >近来我重新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联想到我们当今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实在深有感触啊。《理想国》讨论理想的政治和教育。他知道要一个国家的政治合于理想,先要使它的教育合于理想,所以他费了大半篇幅谈理想国的统治阶级应该受什么样的一种训练。他所定的课程异常简单。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前只消有两种教育工具,一是体操,一是音乐。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至于理化,数学,社会科学,外国文之类,他或是完全不讲,或是放在二十岁后的教育里。《理想国》中曾写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对于他们,这可说是最好的教育。”<o:p></o:p></P>
<P >柏拉图所说的二十岁后的教育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大学教育。理想的大学应该同时具有先进的硬件与软件。兴建大学城是我们实现理想大学教育的一种途径,是对西方先进教学理念的有益借鉴。追溯历史,我们找到德国的莱比锡,该市的大学建于约600年前,它因而属于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城之一。与它的久远的历史相称的是二万四千这一学生数量和它设置广泛的专业。莱比锡大学早就将经济和商贸作为经典学科,这也许因为莱比锡是古老的博览会之城。历史的沉淀造就出一代代学术精英与技术人才。其中一个成功经验就是他们很注重培养学术氛围,很重视美德教育。这便是西方世界对柏拉图理想的发展延伸与成功实践。<o:p></o:p></P>
<P  align=left>现实是,我们已经建起了大学城,把先进的硬件引进了,可是先进的软件却无法引进的。照搬西方的大学教育理念只会水土不服。想问题,办事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统一起来。这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正如我们看到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往往是缺乏美德教育的,身体和心智是虚弱的。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去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大学里常有的情景是,学生上课睡觉,在宿舍打电子游戏,逃课缺课,漫无目的地荒废青春。这正是从应试教育到相对自由的大学教育之间的断层所造成的空虚烦闷。因为我们的过去共同的目标——高考,没有了,明天的目标却还没有树立。不少同学自信地认为,在大学里可以找回真实的自我,关于前途的思考可以放在长期来考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学生的心智是健全,人格是完整的,他们是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可惜过去的应试教育没有培养出这样的大学新生,于是大学成了颓废与郁闷的开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o:p></o:p></P>
<P  align=left>探究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发现是美德教育长期缺失所造成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倡素质教育,可实际上工作并没有做到实处。当年“减负”变“增负”便是事与愿违的一个很好例子。美德教育的缺位会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埋下危险的种子。试问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学生能成材,造福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理想大学培养的绝对不是一个只会读书,不会做人的学生,更何况不少人连读书也没有任何兴趣了。读书无用,读书乏味,其本质思想上出了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思想的问题不是靠英语数学去解决,而是《理想国》中所说的美德心智的教育。如果过去我们是缺乏的,那么理想大学就有责任在多数学生即将走进社会前为他们补课。尊师重教是学校最起码的价值取向,对老师尊重表现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见到老师向老师问好,虚心向老师提问,认真上课完成功课。对老师的尊重就是对知识的敬畏,严谨良好的学风是离不开这种尊重与敬畏。然后就是重新塑造学生的公德心,不随地扔垃圾,在公共场合有秩序排队,离开座位把椅子靠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素质的体现便在于此。理想大学应该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为已任。惟有如此,现代化先进的教学设备才能与高素质的人相得益彰,发挥出最大效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o:p></o:p></P>
<P  align=left> <o:p></o:p></P>
<P > <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P >、柏拉图的古老理念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生命力。试问,社会需要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吗?德才兼备的人方为社会栋梁之才。伴随文明进步的是大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优雅的环境,但却少了一样关键的东西——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蔡元培先生曾经在上个世纪初概括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那么千辛万苦考上大学的莘莘学习感受到了吗?一个人接受外界事物的感染,必有内在与外在两条途径。外在的,简单来说,就是学校的氛围,老师的作风,同学的志趣。内在则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理想信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小到大就受应试教育束缚的人,是不可能在跨进大学校园一刻,敏感的感受到那股自由之风。另一方面,很多大学也缺乏可以感染人,催人上进的学术之风。<o:p></o:p></P>
<P > <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o:p></o: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o:p></o:p></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2 17:09:00

budo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2 17:16:00
大学应该是思想进步,言论自由,学术争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2 17:28:00
哥们,写得不错,顺便问一下,你看的是谁翻译的,看这种书,我总想找一本翻译得比较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2 20:51:00
商务印书馆的版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3 11:51:00

中国比较理想的大学: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八十年代初的华科(当时叫华中理工),刘道玉时期的武汉大学。

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加上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