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436 0
2007-05-13

国债不是债 国家终和谐
——从“天子无家事”说起

“天子无家事”之意, 最早或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就哲宗纳后一事,范祖禹上疏。章奏的最后部分说:天子以四海为家,中外之事,孰非陛下家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一,元祐五年十一月)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货币经济”,什么都经过货币,什么都可经过货币。但纵观现代世界各国的理财,却总掉下了这个“货币陷阱”。大的,就是产生国家经济危机而不能自拔,小的,就是经济萎缩不进。

故而有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开出了“自由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而70年前,凯恩斯则用“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了“自由资本主义”,也可说是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世界的社会主义实践,也缘于解决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它连简单再生产都不能正常进行的“可笑”问题上。可惜,采取的“计划经济”模式,似不大好解决“效率”问题。几十年前相继引入了“市场经济”,后也不幸地再落入另一种的“货币陷阱”中。

中国的情形相对好些,我把它归入“现代货币经济理财思想的误区”中。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已有很必要点出这个问题,指出问题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国家理财”,真所谓“败也萧何成成也萧何”。希望我们能坚定树立一种新的国家理财观,建立起现代国家的金融理财体系,更快建设出一个和谐的社会来。

中国出现这个“货币陷阱”的理财问题,是在1989年后。国家不再向人民银行透支以解决预算赤字,“发债”便成了不可回避的事情。

也许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对“债”总不怀好感。毛泽东当年曾自豪地对外说,中国是既无外债也无内债。朱总理当家的时候,也把逐步消灭赤字作为一个工作目标。可见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这几年,国家财政增收不少,能办很多事了,又有人提出要减少发债、减少财政赤字想法。

这五年十年,我国客观上已走入了最大的理财误区,它是一个异化了的误区,明摆着这么多年,却很不为人们所认识。

这个误区,先是由引进外资与外向型经济导向不自觉地引起,最终也因此得到了强化。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因素,中国的理财误区,也许会早五年被人认识,经济运行的模式会得到转型,就不会拖到现在这个比较严重的局面了。

经济运行有一个基本思想大家可以确立,就是一个经济体凡是出现了错误的政策,系统都会在另一方面出现“代偿”。“代偿”是一个中性的词,它比“代价”这个特指负面的词,是更高一级的概念。我国的理财政策或导向出现的误区,已使国家经济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哪一个是代偿出来的东西呢?它就是我们的世界第一的“外币储备”!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就是“内需不足”。就“现代国家理财”的观点,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恰好一个是“外”,一个是“内”。解决这两个问题,是现代国家理财,能“一剂药医好两个病”。

哪个是我们的社会代价呢?它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特别是在1989年之后,“没钱不能办事”的国家治理误区中。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水平,低了一大圈,突出表现在,国家只能放弃早已完备的基本的医疗、教育、科研体系,甚至基层政权,特别是镇乡村几级,也因“经费不足”而不能有效运转等等方面。

国有银行“商业化”运作后,标志着国家宏观经济体基本进入了 “市场经济”。 巨大误区与代价就出现了:大部分的地方国有企业,很可惜地在资金链的“断奶” 下不能生存;国家不是在“冲销呆坏账”的基础上,以“整体资产”的市场价转换经营机制(卖),而是基本在“净资产”下进行转制,部分地方出现了极端的“一元卖一个大企业”的可笑可悲现象。这个差额,理论上就是我们国企转制国有资产流失的总量!符合“现代国家理财”思想的,我们本来已做对了一回:此前为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我们就出现了两次的“政策性”“呆坏帐”冲销,偏偏在“卖”国企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做对这最关键的一次?

伴随着“市场经济”这个过程,我们的农民,不得不再次从“零”起步,赤手空拳面对“资本化、货币化”的社会,我们的“现代农业”也是基本上从“信用为零”这个点上起步。这叫“三农”问题,如何不尖锐!

《物权法》在这方面的认识误区,深深的体现了出来:国家并没有提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必须对所有的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土地),农民的生存生活资料(特别是农房与宅基地)的“完全信用化”法律关系。在这里,“国家理财”的误区,不要说要敢“送钱”给农业、农民,连“信用”都不舍得给足,真是有点可惜。

“现代理财误区”到了“国”的自身体系上,同样不会解脱。不是说地级以下政府还欠下“银行”多少多少万亿元“债务”吗?国企都能“冲销”“呆坏帐”两次,自身地方政权的“历史债务”倒不会一笔勾销?我们是不是太犯傻了?现代企业有破产,但本质上只是一个“债务重组”,并不是要企业死亡或消亡。大家别忘了有个“破产保护”的要义。故市面上有说我们的下三级政权“经济上”早“破产”了,大家实不必太紧张太认真了。

为适应市场经济,国家新设立了“社保基金”,“历史的空帐”多少多少万亿元即出现了。为“弥补”这个空额,我们就要求下面加大征收力度,终于也有“盈余”了。唉,全国人大就不能“划”50万亿给项怀城同志,也免得他求温总理批准,让社保基金购买“原始股”才赚那么个6%的回报这么“辛苦”!

其实已不有多说了。中国人要理解这个“现代国家理财”的思想,是一点都不困难的。因为我们的传统思想就有“天人合一”“家国同源”“和谐共和”之哲理。哪一天,我们的下岗工人和农民兄弟们,每个人的银行帐户多了3、5万元,也不用多谢——只要你是用于生产;政府提供的廉租房,某日以市价的五分之一让你买,也应感谢“社会主义”;哪一天,国家恢复不再以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或将超过20年的“国债”让央行冲销,大家也不必意外!

我想这一天,是大家都能共享到社会生产力已高速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和谐的一天,是我们在不太远的将来都能看到的那一天!

(写于07年5月12日)


人民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5389
邮 箱:21cncncom@21cn.com,ouyangman@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