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33 3
2010-08-25
评《坚持马克思主义将把中国引向迷茫》
本来不想写这篇评论,因为我不认为中国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要让我就这篇文章写点评论,实在是有点滑稽。但是,一些朋友的盛情难却,所以,只好就此来简单的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所涉及到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东西,从作者丁国岭的阐述来看,很显然,丁国岭并没有花必要的精力去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对对象的批判总应该是建立在对批判的对象的充分了解之上,但是,这篇文章作者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却不过是他凭着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一些概念,自行的逻辑地推演出来的东西。
丁国岭在正文的开头认为马克思“对政治的理解却是唯心的”,为什么是唯心的呢?因为他“把政治看作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把政治的基础建立在阶级的基础上,政治是可以被不同的阶级所任意操控的”。我认为丁国岭的这段论述有双重的错误,首先,即使认为政治是经济服务的工具,也不能得出结论说“政治是可以被不同的阶级所任意操控的”,即使政治象蒙古人手中的弯刀那样可以任意的挥舞,但是,一旦它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刀来发挥作用,不论是用它来劈材还是用它来劈人,只要这个刀有了对象,它就不可能会象丁国岭所说的那样是可以“任意操控的”。你要使用刀,就不得不遵循刀的使用规律,你要使用刀去作用于其他对象,你就又不得不认识清楚其他对象的性质和活动规律。可见,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刀的使用立刻就有了非常明确的客观存在着的限制。政治的情况怎么样呢?如果我们把政治简单的理解为某种权力,那么,如果你想获得权力,你就不可能坐家里空想权力,因为权力总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总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并通过这种联系体现出来的东西。从一个团体来说,如果你想获得控制这个团体的权力,你就必须代表这个团体的利益,并且通常还要为这个团体牺牲自己的某些个体利益,你才能够获得掌控这个团体的权力。作为一个阶级行使社会统治权力也是这样的,如果这个阶级不想丢失他的社会统治权,他就不可能只是按照自己阶级的意愿在那里任意的舞弄着权力。
其次,我们再来考察一下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这个论述,我认为这个论述也是错误的。这个论述显然不是马克思的观点,只是丁国岭自己凭着“政治“这个词汇推演出来的观点。政治不过是体现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形式,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既然各个阶级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着差别,那么,各个阶级在政治上就存在着差别。既然如此,说政治是工具,说“政治可以被不同的阶级所任意操控”就是错误的。如果要把政治变成“可以被不同的阶级所任意操控”的东西,变成不同阶级都可以“任意操控”的工具,那么,就必须抽掉上述各阶级的利益差别以及他们反映在政治上的那些差别。既然抽掉了各阶级的利益差别和他们在政治上的差别,那么,阶级就是一个空洞的抽象,就不成其为阶级,政治也就同样是一种空洞的抽象,也就不成其为政治。没有任何政治要求的政治和没有任何具体目的和对象的权力是语词上的矛盾。
我们再来看看丁国岭的下面这段论述:
“其次,在唯物辩证法上,马克思承认事物的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而对历史发展的理解上却认为是生产力决定了人类的发展。如果我们把人类看作一个有机的自组织系统,那么人与人的相互作用相应于是人类的内因,而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则是外因。如果我们承认事物的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那么我们就需要否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我们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我们就需要承认是事物的外因决定事物的发展”。

这段论述仍然是非常错误的。人类首要的活动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他们的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就必须组织生产。并且,他们不可能从想象的物质条件下组织生产,他们只能在已经获得的或者已经具备的、既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他们的生产。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他们就必须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去进行他们的生产。并且,当他们的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不能再正常运用他们新获得的生产力的时候,当他们的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不能再保证他们业已获得的生产成果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起来调整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可见,人们获得的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社会形式发生变化的“因”,社会形式的变化才是“果”。即使把人类“看作一个有机的自组织系统”,那么,这个有机的自组织系统的内部活动的最基本的联系,必然还是物质生产活动。一个人能够自由的想象并不与他必须“进食”相矛盾,相反,他只有吃饱了,他才能自由的想象。因此,把生产排除在人类这个“有机的自组织系统”之外,简直就是错觉。

=====================================================================



由反对自由经济政策所想到的。。。

近来,左派们掀起了一个反对自由经济政策的小高潮,使得一些人似乎又看到了“左转”的征兆。其实,不论是自由主义经济也好,还是非自由主义经济也罢,不过都是跟随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对孪生兄弟。随着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的状况不同,这两个孪生兄弟就会轮流出现在社会的前台而已。

左派们究竟要如何建立自己所希望的社会主义呢?仅仅由国家来掌控国民经济,仅仅由国家来提高社会福利,仅仅只是把私人经营转变为由国家的官僚们控制的集体经营就算是社会主义了吗?从目前状况来看,我们的左派们的确还没有自己的经济学,他们所阐述的经济理论只是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另一翼,只不过是用社会主义词句拼凑起来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最大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想或者最后的理论结果就只是改变现存社会的分配方式,以图缓解现实的社会矛盾。

从整个东方的土地所有制的历史来看,东方没有建立起西方那样的个体私有制,整个东方的主要几个国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都是这个样子,土地归国君所有,臣民的土地由国君来赐封。既然作为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的土地由国君所有,那么,土地是赐封给个人使用,还是集中起来使用,就根本不会改变生产方式本身,但是,他却能够使得君主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使用权的分配来缓解社会矛盾。

东方的社会主义实践没有离开这种历史造就的基础,尽管这个实践留下了无比宝贵的政治斗争的经验,但是,这个实践还没有触及到东方社会的生产方式本身,相反,这个实践为东方的资本主义上台和发展扫清了政治的和文化上的障碍,使得资本主义得以在较少封建羁绊下开始发展(注一)。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在东方的建立确实经历了一种特殊的历史轨迹。由于这些国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积累的较高阶段才开始建筑自己的大厦,这样一来,为了竞争,在这些社会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的强度是空前的,国家权力对社会的强大控制就仍然没有丧失他们存在的理由,反而因此获得了继续存在的必要性,这就是反自由主义经济呼声的社会根源。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不过是想把资本主义的个体盘剥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直接的集体盘剥。对于无产阶级来讲,如果这种集体盘剥更有利于无产阶级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那么,他们当然乐意接受这种提议。

当这种有组织的集体剥削的组织形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时,他就为无产阶级所要建立的未来社会准备好了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从经济的角度讲,无产阶级只须在这种物质基础上,改变一下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消灭旧式分工,就可以确立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了。
注一:
“...简单的说就是:或是由于外国的入侵掠夺、或是由于国外资本与国内官僚ZF的勾结、或是由于东方传统的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使得他们的官僚ZF异常强大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这两个国家的民主资产阶级的力量异常的弱小,因而民主革命以及巩固民主革命果实的历史行动都只能由农民阶级来和同样弱小的工人阶级来实现。而由于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的不具备,结果导致了这场革命最终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仍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带有东方大土地所有制传统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却想搞成社会主义的,结果,整个社会就变成了一个在较低物质水平下的、高福利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为了保障这种超越生产方式和物质条件的分配方式得以保持和持久,就必须要求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层层官僚阶层来进行控制。这样,整个东方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的官僚机器保留了下来、并建筑在了新的生产方式之上了。这个官僚机器所以在以前没有发展成与人民尖锐的对立程度,主要是在于这个社会的领导者的信仰和官僚们先前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但是,这个社会愈发展,这个社会的发展愈依赖于官僚机器的控制,那么,这个社会的官僚机器就随着生产本身的发展而同时发展和发达起来。东方社会过去的社会基础已经隐蔽的包含了这些矛盾,东方社会现在的样子是过去社会矛盾必然的发展和显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8 19:26: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21:25:00
有头无尾,备录存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9 21:5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