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没有朋友在研究制度变迁的理论?
可以交流一下?
如何用数量的方法来验证制度变迁的阶段?
有多少种理论对制度变迁进行解释,具体情况?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科斯 A·阿尔钦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http://www.excbook.com/book/228/1022791.html
或许对你有帮助了
谢谢二楼的朋友。
不知道你看过他们的著作没有。
这本教材里面选的都是最经典的文章。
可如果仔细读来,发现是个基础性的文章,更多的偏向对产权或者叫财产权利的一个解释,即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财产权利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或者从财产权利对企业的重要性进而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划分。制度变迁的文章只有诺思、速水和林的文章,也是一个对基本制度变迁的解释。
然而,我更关注的是企业的产权,从JENSEN和MECKING构造的企业模型来看,产权或者制度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变量,或者我极端的认为产权的集合就是企业(但是必要条件,不是充要,因为这样划分没有区分出企业和市场)。
国外的产权文章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强调产权的私有和排他性,而对我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企的产权有两个约束不能躲避,一是国有,二是市场经济。如何在这两个条件下对企业的产权激励、行为进行分析识别呢?
再次感谢。
感谢三楼朋友
诺思的思想确实是我的一个参考的基本。
然而诺思更多的把产权问题看成是整体经济系统的问题,即产权对经济制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初级和次级团体的论说。他关注的更多是国家的力量(我认为),当然企业家的作用作为初级团体也不能忽略。然而这里的论述还是没有下降到企业。
如果,我们假设企业已经存在,你从产权的角度会看到企业的激励,行为、治理吗?如何去看呢?
根据布罗姆利的归纳,流行的制度变迁模型主要有三种:科斯、德姆塞茨和波斯纳的私有产权观、宾斯旺格、速水和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型以及诺斯的制度变迁模型。这些楼主应该很熟悉,诚如你所言,大多关注整个经济系统。
楼主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我国企业的制度变迁吗?企业的定义有多种,其中,财产集即为一种,这是以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学派提出的,该学派从不完全契约出发,从剩余控制权的角度来研究对企业行为的激励问题,杨教授主编的《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一书有简单介绍,或许对楼主有所启发(见固顶帖),不过最好能阅读一下哈特的近期论文。
感谢白浪一帆。
读过一些产权的文献,但总体觉得国外的理论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没有真正的结合一起。主要原因是国家的经济制度机制不同:国外以私有产权为主,国内以国有产权为主。然而单单说国有产权由于多层委托代理代理的激励不足是难以证明国有企业的产权无效的(主要由于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其功能是一幕了然的)。
总是感觉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其变迁是有其自身的动力的,也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如果单单是一个私有化过程,或者是尽是进行社会资本,或者是产业的分割都是国有产权制度变迁的手段,而其内部的产权动力因素却缺乏更多的思考。
《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此书是一个经典的读物,但其还是限于对产权的激励功能的论述。如何理论理论的框架来分析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动力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或是停留只是在理论层面上。真正找出一个产权制度的分析框架该从哪里入手呢?
你所指的哈特的近期论文是什么?有具体的题目吗?
感谢!
有关于社会制度的书或文章吗?
了一散人你说的社会制度是指哪个方面的。
一般来讲这里的人都是研究经济系统中的制度因素。
当然习俗、非正式制度也很多。
回答warriorlee:我对国企问题了解不多,故不敢妄言,不过,用多层委托代理框架来分析国企的低效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国企的支柱作用决定了其同时担负着多项职能,这些职能之间的关系或是替代,或是互补(多是替代),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在现有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代理人必然将资源配置到易于考核的领域,这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诸多政绩工程。当然,激励问题只是一个方面。
西方的产权理论也说明了,并非只有私有产权才是有效的,公有产权在资源配置方面同样可发挥重要作用,只是因领域而异。此外,国企产权的制度变迁到底是一个自发演进,还是人为推动,抑或是相互交织的过程呢?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情况。这一点,杨瑞龙教授发表在1998年《经济研究》上的一篇阐述三阶段制度变迁模型的文章,或许对你有启发(具体哪一期,就不是很清楚了)。
你的困惑是寻找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你似乎认为这些因素是经济体系内生的,只是尚不能明确界定是哪些因素。不知我的猜测是否正确?
看过你的问题,觉得哈特的似乎并不合适,近期的固顶资料有一些,你可以找一下。不过,正如你所言,国外的分析范式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尤其是国企问题。
关于非正式制度,比如惯例等的变迁,培顿.杨(Young,P.)应该是这方面的权威,他运用演化博弈论的解释是经典.
还有肖特(Schotter,A.)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也很不错
采用数理方法分析制度变迁我也挺感兴趣的,有意向的同仁们可以交流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