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ihe 发表于 2012-10-10 22:38 
对于这个人的观点,我很无语。几乎没有多少逻辑上的推导,看上去像个当官的在说话。本来还想看看他怎么质疑 ...
chalihe 先生: 你怎么看出就是一个当官的在说话。 你像个可怜的、无聊的枪手。
有一个网友对我的文章的说了下面的话‘郎教授不搞研究好多年了, 他的说辞都是有些诙谐和夸张的, 目的是让ZF或者其他人更加注意, 没有必要咬文嚼字。’
对上面的说法我作了以下的回答:
我不能同意谈布衣先生的看法。
原因如下:
1、“郎教授不搞研究好多年了”,这种说法不符合郎教授的工作性质,他是学者,可以说是专门的研究者,不搞研究,何以不断地生产出那么多的学术成果。所以,看来谈布衣先生并不了解郎教授。所说的‘没搞研究好多年了’这个说法基本可以断定,纯属子虚乌有,毫无根据,既不是事实,也无推断的原由。
2、至于说郎先生‘说辞诙谐、夸张’是为了‘让ZF和其他人注意’,这种说法更不靠谱。我可以肯定地说,郎先生不是布衣先生所说的这种人,他是大学者,学术问题是最为严肃和严谨的事业,他绝不会为了引人注目就用那种低能的方式来招摇。
布衣先生这样说实际是贬低了郎教授的大家风范。有弄巧成拙之嫌。
3、布衣先生还向我赐教,曰‘没有必要咬文嚼字’,这个说法流于浅表。我看布衣先生本意可能是为了替郎教授抱不平,但是你这样做法却是在帮倒忙。你若是郎先生学生,郎先生对你这种帮倒忙的效果一定不欣赏。因为你的意见太肤浅,说明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再就是因为你的这些做法会损害他的形象,毁坏他的清誉。你若是他的粉丝,倒是还可以谅解一点,因为对自己的偶像崇拜使你失去理智的判断力,又不是搞专业的研究,对经济课题一知半解。所以,对自己先生所说一律囫囵吞枣,如有不同意见就指斥为‘咬文嚼字’ 。 对此可持包容的态度。
4、郎咸平教授驰名寰宇。本人领教了他的诸多的理论文章,得益匪浅。他很多的见解在中国改革的时代里起了不少作用,很新鲜,有不少的引领力。这一次对他的见解说了自己的看法,用心与郎教授对国家的责任心是一样的。其实一己的主观看法不无偏颇。主要是郎教授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对他的观点进行讨论,一则,对大理论家的看法进行讨论,可以引起业内的专家学者广泛的积极参与,增加对所议话题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再者,意在泼点冷水,以防止盲目崇拜倾向的再度泛滥。偶像崇拜在我国流行了很多年,过去是对政治人物的崇拜,危害实在是太大了,至今仍遗毒尚存。
现在不要再来搞对时髦理论及其人物的崇拜。泛滥了也不得了,有很多的副作用。甚至也会影响当事人的情绪,听了较多的赞扬的话当事人也会忘乎所以。有时就会免不了在说理论问题时信口开河。此风不可长。
再说一点愿望。郎教授昔日引发的‘郎顾之争’是中国改革史上的重头戏。其衍生的‘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理论争议,如隆隆沉雷至今仍可能酝酿新的暴风雨。如郎先生有意再掀起一次探讨这个课题理论的热潮,笔者将不揣浅陋,积极参与其中。这种理论的争议,是建设我国自己的智库的有益实践。对有效建设长治久安的社会经济理论体系大有裨益。
2012、11、21
我用这样的方式回复你,是想告诉你,与别人讨论问题不要说题外的废话。要有分析的头脑,否则,会让人感到有无知的丑陋。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