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217 12
2012-10-11
      “资本主义萌芽”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绽放的“五朵金花”之一,曾经吸引了中国学者的目光。明代中叶后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部门中,例如纺织,矿业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场主占有生产资料,采用雇佣劳动的生产商品的经济现象。这被作为证明“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历史证据。
       不可否认,新生产的关系的出现是确定的历史事实。此论题的论据是正确的,但是在论点和论证上却是可以商榷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错误首先体现在运用比喻来定义概念,不符合形式逻辑的规则,造成了概念内涵上模糊和思维上的误导。植物的“萌芽”现象不可简单比喻经济现象。用“萌芽”借比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似乎暗示了某种趋势,即没有外部势力阻断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将能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最后长成苍天大树,带有明显的历史宿命论色彩,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此概念的前一部分“资本主义”,语义限制过于宽泛,因为资本主义的内涵极为广阔,包含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等各个层面。单从字面上,我们无法准确划定论域。更为重要的是,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论题。
       生产资料为私人占有,雇佣劳动生产商品的经营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吗?显然不是,社会主义也允许私人资本和雇佣劳动,商品经济的存在,并且这种生产关系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见,私人资本,雇佣劳动,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有的。因此,本文开头所列的论据并不能确证“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时过境迁,该问题意识形态色彩已经逐渐淡去。变更语境,使用其他的理论和语言系统研究此问题更具有实践意义。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不妨可以这样描述,明代中叶后期,中古江南地区的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具有现代经济形态的生产组织和经济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11 21:27:22
你这样说也是很有道理,但是在明中后期,的确是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和经济关系的雏形,还有一批人的思想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四书五经这些糟粕,而是经世致用,否定皇权这些类似西方国家思想启蒙的思想。虽然他不是主流。萌芽这个词不是很明确,倒是您的书法清晰,但是我觉得两者都可以,您的较为好,萌芽这词有待商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23:10:31
从楼主的所谓“新批判”来看,应该只是想批评这种描述的不恰当或者说逻辑的不准确。正如楼主所言,该问题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淡化。概念有其时空范畴,从概念来直接臆断指向内容是狭隘的,每一个概念的背后是多维的。而且现在学者谈论这个话题指向形态的不多,即使有也应该不会是狭隘指向的。当然,如果说要想每个人都能不误解,可能就该考虑要换个说法了。(可参见文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合理内核与中国近代化问题http://eco.guoxue.com/article.php/2088)因此,我觉得从其它角度来分析解释历史事件的成因、演化或者作用才是新时期下的概念解读,可不必执着于概念的提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2 10:35:44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2 10:52:12
资本主义萌芽一说是如何产生的?可以绕道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这个背后进行思考、质疑。
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不少学者,在怀着爱国情绪批判资本主义非最早起源与西方的同时,却跳进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导引的可能性歧路,可能比单纯研究某个问题所犯的错误更为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2 21: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