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想用“资本主义萌芽”这个词。因为不准确。但也找不出一种更恰当的描述,要么说是“市民化的开端”吧,各位见谅,呵呵。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根据众多名家的分析,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通常是导致市民阶层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动因。明代的国际贸易比较活跃,尤其是东南沿海。郑和下西洋虽然不是纯粹的贸易,但是由此可见当时的航海技术和贸易势头一定很猛。贸易会直接推动作坊手工业的发展,降低农地的相对价值,推动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人、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当时还发生过赫赫有名的工潮事件(忘了具体名字)。正是预见到这些后果,所以明朝后期干脆闭关锁国,严禁绝大部分港口贸易。
另外,我自己有一个联想,明朝对民间贸易的容忍,是否与开国皇帝是农民出身有关?明朝初期,民生凋敝,当时朱元璋休养生息,与民便利,轻谣薄赋,这无形中鼓励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可惜身边没有什么书,忘记了明朝的财政和工程的情况。记得明朝的漕运工程浩大,财政能力就自然捉襟见肘,于是放松对商品经济的管制势在必然。漕运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政府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大工程。
期待各位高见。历史,可惜记得不多了。
谢谢NIE兄的回答。
那么为什么商品经济会在明代兴起?朱元璋固然轻徭薄赋,但他的重农轻商政策也是出了名的。而且明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没有一个重视商业。
我前面的猜测是,开国初财政紧张,放松了对商业的管制;漕运工程度,带动了相关产业(主要是手工业)的发展。但是我没有详细的资料佐证。记得黄仁宇写过一本《明代的漕运》(可能是博士论文),里面应该有一些证据。
曾记得有一个传说,说朱元璋打仗时借了百姓好多银子,结果建国后也不归还,但是容许贸易,特别是盐业贸易开展。这可能跟他曾是盐贩子有关。
当然,以上都是猜测,没有证据。哪天找到资料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