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版主工作。华人经济学家已被列举不少,国内的被列举的很多并不高质量。我认为黄季焜在国内应有一席之地,若前面有人列举过,我则重复一下,加深大家的印象。
黄季焜 黄季焜:在"科学"和"自然"有文的大陆经济学家

个人简历:
1984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2 年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做博士后,1993年晋升为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同年去斯坦福大学做合作研究,1994-1995年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任研究员。1995-2000年9月,任中国农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10月至今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
现任职务: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该中心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任、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主要兼职:
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主办的《Agricultural Economics》杂志副主编,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国内有关部委的政策咨询顾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小组成员。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政策,资源和环境经济,价格、市场和贸易,食物消费,
农村贫困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政策研究。
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经济。
科研业绩:
在消费行为方面,他论证了城市发展与食品消费结构演变间的关系;论证了市场发育与消费结构变动的理论模型和实证依据;探讨了脊回归法在需求研究领域的应用原则。在农业科技发展上,他对转基因作物投资政策及其影响作了原创性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著名的国际学术刊物。在供给及转型经济领域,论证了技术降低价格保护的理论假设;解释了渐进性改革是转型经济的首选模式;得出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基本条件已具备,政府市场调控职能必须做战略性的调整等结论。他建立了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预测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中国粮食发展、农业科技政策、WTO等问题的分析结果,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
过去十年,他在以上研究领域主持过20多个国家和部级重点课题,40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优秀创新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到2002年,出版专著7部,在有影响的国际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47篇论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了79篇论文,70 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代表性学术著作:
Huang, Jikun, Scott Rozelle, Carl Pray, and Qingfang Wang. 2002. "Plant Biotechnology in China," Science, Vol. 295, 25 January 2002: 674-677.
Huang, Jikun, Scott Rozelle, and Carl Pray. 2002. "Enhancing the Crops to Feed the Poor," Nature, Vol. 418, 8 August 2002: 678-684.
Park, Albert, Hehui Jin, Scott Rozelle and Jikun Huang. 2002. "Market Emergence and Transition: Arbitrage, Transition Costs, and Autarky in China's Grain Market,"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84 (1)(February 2002):67-82.
Huang, Jikun and Howarth Bouis, 2001.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Demand for Food in Asia: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6(2001), pp: 57-69.
deBrauw, Alan, Jikun Huang, and Scott Rozelle. 2000. "Responsiveness, Flexibility and Marke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s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82(Dec.2000): 1133-1139.
Huang, Jikun, Scott Rozelle, and Mark Rosegrant. 1999. "China's Food Economy to the 21st Century: Supply, Demand and Trad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7(1999):737-766.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 1998. "Market Development and Food Consumption in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9(1998):25-45.
Rozelle, Scott, Greg Veeck and Jikun Huang. 1997.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n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73(January,1997):44-66.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 1996.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Re-Discovery of the Engin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Rice Econom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Vol.49(1996):337-369.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 1995.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Grain Yields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77(1995):853-864.
主要获奖介绍:
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 2002 年
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 1998 年
农业部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7 年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1997 年 ): 中国粮食供给需求和贸易预测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 年 ): 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研究
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 年 ): 中国粮食经济和政策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96 年 ): 良种种子供应的保障研究
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 年 ): 种植区划研究
国家机关优秀青年奖 (1998)
中国农科院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997)
中国农科院十佳青年 (1997)
中国农科院十佳文明职工 (1997)
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1999)
神农计划和百千万工程入选者( 1999 )
http://www.icrd.org.cn/Pages/huangjikun.html
黄季焜:在"科学"和"自然"有文的大陆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