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92 3
2007-05-24

 “经济学的问题在于其很多内容是不现实的。比如关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或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当我进入一个商店买东西,我没有站在过道用计算器试图严格计算买什么会使我最愉快”

如何解释以上评价的不合理之处呢?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24 15:31:00
同学,我一开始学经济学的时候也的确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一回事,就是经济学家先从现象中抽象出一定的内容,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买东西的时候确实考虑过这个物品对你的作用,那么经济学便把这种现象抽象出来,并附之以效用的概念,并以此推导出了效用价值论,但并不是说你买东西的时候只考虑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4 18:27:00

在蒋中一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话:理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是一种找出最重要的因素和联系,以使我们对所关注问题的核心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它能使我们免于陷入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种种复杂性难以自拔,因此,“理论缺乏现实性”这种批评只不过是一种陈词滥调,不能视为对理论的一种有效批评。从逻辑上来看,把任何一种探讨理论的方法的方法都视为“不现实的”方法是毫无意义的,

ps:其实,很多所谓的“从真实世界出发”的分析方法也是不现实的,如完全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是同样不现实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4 18:27: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4 18:39:00

“完全理性”很明显是不现实的,但是“有限理性”又有限到何种程度呢?

以”完全理性”为基础,进行最优化分析的新古典经济学和从“有限理性”为基础出发的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其实是不同的分析框架。

而且即便是以“有限理性”为基础,还是需要种种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