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毕业的日子近了,在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内,离别的歌声再度响起。然而在洋洋盈耳的弦歌声中,却掺杂着就业难的叹息。享有“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们,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建设浪潮中,却苦于无“用武之地”(5月24日新华网)。</P>
<P>一边是珠三角地区甚至内地一些地方都为“用工荒”而发愁,一边是不少大学生投了几十份应聘简历却连个面试电话都接不到;一边是在一些中小城市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月薪能达到2000以上,而另一边是不少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却只能在几百块钱徘徊?昔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们为什么会面对如此就业困境,他们到底缺了点什么?——缺的是理想!</P>
<P> 因为理想的缺失,导致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将来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大学期间要为自己的将来准备些什么,结果是大学的几年里稀里糊涂混日子。到头来,专业知识没有学好,一技之长也没有培养,空有一张文凭却无用武之地,自然的就形成了“上学不努力,毕业徒伤悲”的困惑。</P>
<P> 因为理想的缺失,也让不少学生迷失了自己上大学的目标。过去有些人把上大学就当成是吃上“商品粮”和捞个“铁饭碗”的工具,可现在形势大不一样了,但有些人却还沉浸在“有了高学历就会有好工作,进了重点院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旧观点里。错误地估计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结果到找工作时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P>
<P> 因为理想的缺失,导致自立、自强精神的缺失。因为没有理想和目标,自然也就不会去坚持,有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有的甚至连走进人才市场的勇气都没有,而是要等待家人和亲朋好友“托关系、找门子”。还有的找到工作,不愿意从基础岗位做起,或者不敢去面对竞争的压力,稍微不如意就“跳槽”,结果越跳越没有信心。还有的只是想找个旱涝保收的“安乐窝”,结果是“僧多粥少”也难免碰壁。</P>
<P> 没有了理想,他所看到的困境自然就会多。所以,理想的缺失才是真正的可怕。理想是人生的指路航标,而有了理想才会激发人们为之而努力准备,有了理想才会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而百折不挠。所以,自己的理想是否缺失了?这可能才是那些即将面对就业之困的“天之骄子”所急需要思考的问题。(吴振坤)</P>
<P><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