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楼主所说的交换的这三种区分实际上最早就出自于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资本流通部分对不同形式的交换所做的区分。我简单讲一下,实际上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交换是广义的交换,即与劳动分工相对立的另一面。为了提高效率,人类的劳动在技术关系上需要通过分工来组织,由于分工使得人们在工序上和工种上进行了划分,这就导致为了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以及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所以在劳动分工的组织形式下,必然还要求另外一种机制来使得人类的劳动能够有机联系起来,这样一种机制就是交换。分工可以区分为社会分工和生产组织内部分工,在这两种分工下,人类的劳动是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联系起来的,前一种机制是以相同量劳动为基础的等价交换,而在后一种机制是科层的计划机制。
实际上,楼主所提到的的三种不同交换的划分标准就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工,第一种分工是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第二种分工是社会分工,即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