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379 6
2005-04-21
平时里喜欢看些制度经济学的东西,但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可能问的问题有些简单。

剩余索取权中的剩余从哪里来,和生产者剩余是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一段时间也没想明白,希望大家指导一下,或指导一下该看哪些文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21 19:42:00

很好的一个问题。奖励现金100!

所谓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是指所有者在用总收益支付了工人工资、其他要素价格等固顶支付之后,剩余的那部分。如果剩余是正的,就是利润,反之就是亏损。这通常是对要素提供者而言,并且通常是客观的度量。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是指厂商实际销售的价格减去愿意销售的价格,这通常是对消费者而言,涉及主观的度量。

由此可见,我认为两者没有必然关系。当然,生产者剩余为负的厂商应该是亏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1 20:44:00
没想到能得版主奖励,谢谢版主对初学者的鼓励,我还怕别人笑我问的简单了。

生产者剩余在经济学中,是价格和边际成本(供给线)之间的区域,也是企业利润的来源。
我理解的是生产者剩余=总收入-MC的积分,也就应该是包括了企业利润和总固定成本两部分,也许这个问题应该是微观版的。
剩余索取权中的剩余从哪里来呢?按照阿尔钦的队生产的观点,联合生产的队产出大于单独生产的要素产出,所以采用队生产(那么队生产是否是规模经济的一咱形式呢?)那么这个队生产所增加的收益似乎应该是剩余的来源。
既然这样,从共同创造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所有的要素都对剩余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从合约选择形式上,定价和交易成本的困难,只能对一般的要素所有者提供一个封顶的收入,而剩下的就是剩余了,由承担了风险的企业家拥有。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交易成本和定价的困难,能够对所有的要素按其边际定价的话,也就没有剩余了?
当然在正交易成本的世界中,让对产出有重要影响的人同时也拥有剩余索取权,将是有效率的。这个我倒是明白的。刚看完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觉得受益不小。

一种合约的形式,会因要素相对重要性的变化而变化,那么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上升,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还有一般员工都对产出的影响增加了。所以他们开始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而不象古典企业中只有企业所有者独享,包括经理人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等形式,都是表征这种变化的合约形式。
真的想不明白,恳请大家一起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1 23:47:00
创造剩余和分配剩余是两回事,但是契约理论将它们融为一体了。谁应该参与剩余分配,参与剩余分配的人是否一定应该获得控制权,等等,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回答。大家可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2 12:05:00

从严格意义上讲,生产剩余属于新古典下福利经济学的概念

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面积P*AE表示生产者剩余(SS=MC以上,价格P*以下)

面积BP*E表示消费者剩余(DD=MU以下,价格P*以上)

面积AOQ*E表示生产成本

经济剩余(econmic surplus):表示从生产和消费某一种物品中所得到的经济福利或净效用,是消费者剩余(面积BP*E)+生产者剩余(面积P*AE)

平均成本:AC=AVC+AF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2 12:22:00

我的意思是说,楼主你对生产剩余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生产剩余里面不应该包括总固定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