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问题:
1、什么是“假货”?
抄袭和继承的标准是比较难把握的。假如我的表述方式跟别人不一样,表述了别人没有讲清楚的一些方面,或者出现了等价命题,这样的文章算假货吗?
新瓶子装旧酒,算创新吗?有人说,创新无非就是新组合,没有什么创新真正从天而降,不过是把别人的观点或者方法“举一反三”或者“举一反十”。这不就是推论吗?不就是“新瓶子”装个旧原理吗?
2、谁来界定“假货”?谁来负责“打假”?
学术界的王海在哪里?学术界的“质量监督局”在哪里?“消费者权益”谁来维护?没有制度约束,没有利益惩处机制,那就真的会“真做假来假亦真”。
3、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打假者的能力能够适应这种指数级的变化吗?
抄袭者的手段高科技化,隐蔽性更强了,有什么高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