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高鸿业教授对凯恩斯《通论》的误解
高鸿业教授去世了,经济学界痛失一位卓越的西方经济学的翻译家,人民大学也失去了一位著名的
经济学教授,当此之时,我也和大家一样感到痛惜。我希望我的下列观点,不会被人们误解成对高教授
的不敬:凯恩斯早已离世,高教授可以在《通论》前边发表他的否定性的评论,我对他的否定进行再否
定也合乎常情,至少不能算大逆不道吧。需要更加强调的是,我这儿使用的"误解",就是"错误理解"的意思
,决不能理解成"曲解"和"故意歪曲".
高教授在《通论》译者导读第(四)部分“对本书的基本论点的分析和评论”中,对《通论》的基
本观点评价如下:1,“凯恩斯主要通过流通领域来对资本主义的失业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进行分析”。
2,“凯恩斯对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都局限于资本主义所容许的范围之内”。3,“从表面上
看,本书的基本内容似乎是否定了萨伊定律”,实际上仅仅是加了个条件,“只要执行正确的宏观经济
政策,使投资等于充分就业下的储蓄,萨伊定律是可以成立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高教授搬出了马克思的著名的W-G-W和G-W-G/理论,并断言“既然经济
危机和失业问题来源于资本主义制度,那末,要想达到凯恩斯的意图,即在资本主义容许的范围内,通
过政策来根本消除危机和失业是不可能的事情”。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已经证伪了高教授的上述判断,但我不是历史学家,作为经
济分析学者,我想指出高教授的逻辑错误及对凯恩斯《通论》的误解的成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
此引述我的一篇论文中的如下内容。
“一个网友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造
成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与产出同步,但是消费的增长却要慢
一些,因此会造成产出大于消费,产品过剩,引发经济危机。而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可能更深刻
一些,不是从人们的心理层面而是从产品的价值构成上去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客观),资本家追逐
剩余价值的驱动(主观),社会生产的产品价值中人的劳动力成本比重越来越底,也就是说工资在社会
总产出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因此消费会越来越赶不上产出,造成产品剩余,引发经济危机。凯恩斯
和马克思殊途同归,马克思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更加深刻和有说服力。我觉得其实马克思才是宏观经
济学的开山鼻祖!’
我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中论证到:凯恩斯用的是多维认识方法,他的宏观经
济理论可以简述为:C+I=C+S;马克思用的是一维的认识方法,他的宏观经济理论是:C=C(工人),I=I(
资本家),S=S(资本家)。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成只有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后者的使命是不
断扩大投资而尽可能的少消费,而工人的消费又被资本家所发的工资限制且资本有机构成又提高造成工
人失业,从而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局面:投资越来越大,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大;而消费却不断萎
缩,造成经济危机。以上二者的理论,相比之下,凯恩斯的更全面,也更正确。
其实,马克思和凯恩斯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论者和经济危机论者。他们的区别在
于,马克思在将资本主义抽象成只存在两个阶级后,着重强调由于资本主义的自身结构及必然趋势是,
工人阶级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家阶级投资过度并追求高有机构成的资本化,形成整个制度性矛盾激化,
马克思认为用不着给这个社会开药方,这个社会自身会自然而然的发展到共产主义。凯恩斯是从几个人
类心理因素(他也指出这些因素的制度性)出发,强调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可以同时不足,从而造成制
度性有效需求不足,但他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的调控,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把马克思和凯恩斯
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在此,我特别想就萨谬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提一个忠告,该书作为现代市
场经济的经济学入门书,可以一读;如果你把它当成真理的集成,那你就要吃大苦头。我的意思是说,
对这本书,你不能太认真,它的许多观点和分析,都是不太正确的,尤其是对马克思和凯恩斯之间关系
的评论,可以说完全错误的。”
如果读者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那我就再引用我的论文中的一段分析:“西斯蒙第认为,一消费决
定需求,需求决定供给,当有效需求不足时,供给增加,社会形成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
足呢?西斯蒙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小生产者逐渐成为无产阶级,其消费会因此减少;而国外市
场也因竞争减少,所以有效需求不足是必然的。很显然,这种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马尔萨斯的如出一辙
,只是前者强调得是非生产阶级(如地主阶级人等),这和马克思的理念也是一个类型,只是马克思强
调的是工人阶级消费不足。”“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最简单的商品经济中的例子:一件商品交换到了一
百元钱,那么,我们就说这件商品的社会购买力(即市场价值)为一百元钱。至于这件商品,是劳动产
品,还是资本产品,还是自然恩赐的产品,完全没有关系。仅仅研究这个层次的学者(如凯恩斯),他
们揭示的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这种工作,决不比其他经济学者的工作更没有价值,也不会更庸俗。
现在西方许多经济学者,从事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工作。”
读明白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就知道了高教授对凯恩斯《通论》的误解原因之所在,也就
明白了他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如果高教授的观点成立,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的
两大部类的分析,就是和第一卷相矛盾的。
再论高鸿业教授对凯恩斯《通论》的误解
凯恩斯用的是多维认识方法,他的宏观经济理论可以简述为:C+I=C+S;马克思用的是一维的认识方法,他的宏观经济理论是:C=C(工人),I=I(资本家),S=S(资本家)。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抽象成只有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后者的使命是不断扩大投资而尽可能的少消费,而工人的消费又被资本家所发的工资限制且资本有机构成又提高造成工人失业,从而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局面:投资越来越大,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大;而消费却不断萎缩,造成经济危机。以上二者的理论,相比之下,凯恩斯的更全面,也更正确。
上述你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解,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你对两个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
1、如果仅以你所列举的“一维”和“多维”为标准来断定凯恩斯比马克思更正确--那么,你所谓的“更全面、更正确”的判断标准太肤浅。问题的关键不是研究哪些人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是主观的前提假定,还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标准来看,才能真正理解谁是“更正确”。
你觉得呢?
2、你觉得自己对马克思观点的总结肤浅还是深刻?
另外,更重要的是,你这里提出的是一个与高鸿业分歧的地方,是观点的不同;而不是以一个大家必然接受的前提和逻辑,严密的论证高鸿业的观点有哪些错误--所以你的标题是有问题的,不是肤浅的问题,而是错误的。
希望你能看清楚再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9 23:44:13编辑过]
上述你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理解,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你对两个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
1、如果仅以你所列举的“一维”和“多维”为标准来断定凯恩斯比马克思更正确--那么,你所谓的“更全面、更正确”的判断标准太肤浅。问题的关键不是研究哪些人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是主观的前提假定,还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标准来看,才能真正理解谁是“更正确”。
你觉得呢?
2、你觉得自己对马克思观点的总结肤浅还是深刻?
另外,更重要的是,你这里提出的是一个与高鸿业分歧的地方,是观点的不同;而不是以一个大家必然接受的前提和逻辑,严密的论证高鸿业的观点有哪些错误--所以你的标题是有问题的,不是肤浅的问题,而是错误的。
希望你能看清楚再回复。
1,方法的不同,不能作为对和错的根据.我并不是因此而判断马克思不如凯恩斯"更正确也更全面"的.我的根据是,
无论如何抽象,都不能歪曲事实,即抽象出来的观念,应该和客观存在相一致.比如说,如果把国营企业工人因下岗而导致的国营企业工人就业人数,作为整个社会的就业人数,加以分析,把造成就业人数减少的原因,作为整个社会的就业人数的原因,并因此得出整个社会就业人数减少的结论,那就是错误的.原因就是把局部当整体了.
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凯恩斯研究的是社会总量,是社会各阶层,马克思研究的是无产阶级一个阶层,一个属于宏观经济,一个属于中观经济(我把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于地区,行业,阶层这个领域的经济存在,定义为中观经济),而且凯恩斯,一再说,他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哪里里有啥主观性.
建议多看几遍<通论>和<资本论>,
2,我认为你根本就看不懂我的上述论点.
高教授作为翻译家是杰出的.和王亚南一样,但他认为,好的翻译家,就是好的经济学家,就是错误的.高教授,无论在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是在研究凯恩斯的<通论>方面,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学术成果.
我理解,人云亦云是一种肤浅,不懂乱讲也是一种肤浅.
我的帖子,实际上有点跑题.
我应该把我和高教授的分歧,告诉大家,现在解释如下:
1,凯恩斯研究的社会宏观经济,包括生产在内,绝不止于此流通领域,举例如高版本16章.
2,凯恩斯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看成一个可以改变的发展的社会制度,他认为思想可以战胜既得利益.
3,就萨伊定律而言,凯恩斯是发展了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它,否则就不叫<通论>了.
4,失业和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制度是可以改良的,如何改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分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17:22:46编辑过]
1,方法的不同,不能作为对和错的根据.我并不是因此而判断马克思不如凯恩斯"更正确也更全面"的.我的根据是,
无论如何抽象,都不能歪曲事实,即抽象出来的观念,应该和客观存在相一致.比如说,如果把国营企业工人因下岗而导致的国营企业工人就业人数,作为整个社会的就业人数,加以分析,把造成就业人数减少的原因,作为整个社会的就业人数的原因,并因此得出整个社会就业人数减少的结论,那就是错误的.原因就是把局部当整体了.
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凯恩斯研究的是社会总量,是社会各阶层,马克思研究的是无产阶级一个阶层,一个属于宏观经济,一个属于中观经济(我把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于地区,行业,阶层这个领域的经济存在,定义为中观经济),而且凯恩斯,一再说,他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哪里里有啥主观性.
这观点,看似有理,实则天真:你认为马克思只分析了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抽象掉,这就是歪曲事实,把局部当整体。也就是说,你是从这个角度来确认马克思犯了错误,凯恩斯更正确的,是吗?
好吧:你认为凯恩斯的总体中有哪些包括了哪些局部?我们可以看看凯恩斯是不是没有犯你所说的错误(如果这能算错误的话)。
你觉得自己的《通论》和《资本论》学得比我好吗?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真希望是这样,让我们好好交流一下吧:
你真的认为,凯恩斯宣布了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之后,你就看不到他的理论之中“哪里里有啥主观性”了?我确认一下,你读的通论是哪一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9:35:15编辑过]
2,我认为你根本就看不懂我的上述论点.
高教授作为翻译家是杰出的.和王亚南一样,但他认为,好的翻译家,就是好的经济学家,就是错误的.高教授,无论在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是在研究凯恩斯的<通论>方面,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学术成果.
我理解,人云亦云是一种肤浅,不懂乱讲也是一种肤浅.
不要把“我认为”当做理由,要证明我看懂还是没看懂,需要严密的分析,需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不是你说得不对,说得不清,为什么要说我没有看懂。
你认为翻译家不是经济学家,你觉得高鸿业没有值得一提的学术成果--先生,您先说说,你是不是认为高鸿业除了翻译没有做过别的?除了翻译之外,你所了解的高鸿业的不值一提的成果还有哪些呢,为什么不值一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9:21:26编辑过]
我的帖子,实际上有点跑题.
我应该把我和高教授的分歧,告诉大家,现在解释如下:
1,凯恩斯研究的社会宏观经济,包括生产在内,绝不止于此流通领域,举例如高版本16章.
2,凯恩斯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制度,看成一个可以改变的发展的社会制度,他认为思想可以战胜既得利益.
3,就萨伊定律而言,凯恩斯是发展了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它,否则就不叫<通论>了.
不是跑题,而是标题严重错误,你只陈述了你的分歧,而没有证明高鸿业的观点是“误解”。所以到底你们两个谁在误解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而你在标题中却明确把高鸿业的观点确定为误解。
如果你不是逻辑不清,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就是在污蔑别人--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你还是个负责任的人,那么你要么在楼顶中就证明高鸿业的理解不对,要么你修改你文章的标题--当然也可以先修改标题,等你能证明高鸿业的观点是“误解”之后,再拿出你的证明来,把标题再改回来。你觉得呢?
但是,无论如何,你的确是犯了一个错误,在没有证明的情况下,直接就在标题中把高鸿业的理解定义为“误解”(也就是你所说的错误理解)。我想,不管你现在能否证明这个理解是“误解”,你都应该为在这之前自己所犯的这个错误进行道歉!你觉得呢?
请正面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9:37:04编辑过]
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凯恩斯研究的是社会总量,是社会各阶层,马克思研究的是无产阶级一个阶层,一个属于宏观经济,一个属于中观经济(我把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于地区,行业,阶层这个领域的经济存在,定义为中观经济),而且凯恩斯,一再说,他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哪里里有啥主观性.
建议多看几遍<通论>和<资本论>,
FUJO11先生,对你提出的问题,我比较感兴趣。但却并不赞同。
我虽然也读过通论,但对你所讲的“凯恩斯,一再说,他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没有你那种理解。不知道你的根据是什么。是否可以引用过来我们具体讨论?至于“主观性”问题就不必谈了吧,凯恩斯自己都承认经济学家的思想超过利益关系的影响(对错先不讲),这难道不是在强调经济理论的主观性么?他自己的理论就更不必讲了,他认为他是站在有钱人的立场上阐述自己的理论的。
至于你认为马克思将有效需求的主体作了片面的理解,我想是你的一个“误解”。你难道忘记了马克思的两个部门的理论模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在你对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考察范围之内?马克思将凯恩斯的“投资需求”另行处理,是为了突出劳资矛盾。这也是科学的,因为供需矛盾,最后总是要通过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体现出来。这是马克思的一个优点,正是凯恩斯的一个缺点。他过多了的强调了投资需求,导致很多国家为了追求宏观均衡而过多的进行投资,结果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在目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况且,马克思理论的轴线是劳资关系,他这么做比凯恩斯的供求(有效需求)关系更加深入还是更加肤浅,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
说到方法,凯恩斯从心理出发解释有效需求,马克思从劳资关系出发解释,都是线性的思维方式,不存在凯恩斯多么高明的问题。你是否也认识到了你的这个“误解”?
无论如何,你的确是犯了一个错误,在没有证明的情况下,直接就在标题中把高鸿业的理解定义为“误解”(也就是你所说的错误理解)。我想,不管你现在能否证明这个理解是“误解”,你都应该为在这之前自己所犯的这个错误进行道歉!你觉得呢?
请正面回复。
PUPIL学弟,你的行文逻辑十分清晰,你的发言读起来给人一种清风扑面的感觉。希望以后可以成为好朋友。
对于要求FUJOO道歉,我看就算了。都是读书人,搞明白问题就可以了,你说呢?
这观点,看似有理,实则天真:你认为马克思只分析了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抽象掉,这就是歪曲事实,把局部当整体。也就是说,你是从这个角度来确认马克思犯了错误,凯恩斯更正确的,是吗?
好吧:你认为凯恩斯的总体中有哪些包括了哪些局部?我们可以看看凯恩斯是不是没有犯你所说的错误(如果这能算错误的话)。
你觉得自己的《通论》和《资本论》学得比我好吗?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真希望是这样,让我们好好交流一下吧:
你真的认为,凯恩斯宣布了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之后,你就看不到他的理论之中“哪里里有啥主观性”了?我确认一下,你读的通论是哪一版的?
1,参考主帖
2,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93年6月印刷徐毓枬翻译及该馆1999年版2004年5月印刷高鸿业翻译.
你认为翻译家不是经济学家,你觉得高鸿业没有值得一提的学术成果--先生,您先说说,你是不是认为高鸿业除了翻译没有做过别的?除了翻译之外,你所了解的高鸿业的不值一提的成果还有哪些呢,为什么不值一提?
请你把范围词带上:我仅仅就高教授在<通论>和<资本论>研究方面,发表我的观点;对于他在其它方面的成绩,我不了解,也没有评价.
不是跑题,而是标题严重错误,你只陈述了你的分歧,而没有证明高鸿业的观点是“误解”。所以到底你们两个谁在误解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而你在标题中却明确把高鸿业的观点确定为误解。
如果你不是逻辑不清,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就是在污蔑别人--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你还是个负责任的人,那么你要么在楼顶中就证明高鸿业的理解不对,要么你修改你文章的标题--当然也可以先修改标题,等你能证明高鸿业的观点是“误解”之后,再拿出你的证明来,把标题再改回来。你觉得呢?
但是,无论如何,你的确是犯了一个错误,在没有证明的情况下,直接就在标题中把高鸿业的理解定义为“误解”(也就是你所说的错误理解)。我想,不管你现在能否证明这个理解是“误解”,你都应该为在这之前自己所犯的这个错误进行道歉!你觉得呢?
请正面回复。
我已经证明过了,你自己看吧.
我发了两篇批评高教授对<通论>错误理解的帖子,完全是因为高教授是<通论>的翻译者,他的错误理解可能误导年轻一代的读者,
我和高教授素昧平生,正如高教授和凯恩斯的关系一样,我仅仅出于学术的不同观点,别无它意.
我已经证明过了,你自己看吧.
我发了两篇批评高教授对<通论>错误理解的帖子,完全是因为高教授是<通论>的翻译者,他的错误理解可能误导年轻一代的读者,
我和高教授素昧平生,正如高教授和凯恩斯的关系一样,我仅仅出于学术的不同观点,别无它意.
当然是要让我来看,但是你得拿得出来才行--你是怎样证明的,证据是什么,正误的标准是什么?
在这个帖子中,我完全没有看到你的证明,只看到了你在陈述自己的观点。
你不会是因为不愿意认错而到现在也没有弄没白证明别人的观点错误和提出分歧观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吧?明白不明白?
如果有,拿出来;如果没有好好修改标题,好好道歉--读书人更应该有这点儿责任,要不然,不但是不尊重别人,也是不尊重自己了。
另外,如果自己的东西拿不出来,不好意思拿出来,就别宣布:“你自己看吧”。哈哈,这可就有点欺世盗名了:依着这样的小技俩,你还可以宣布:“我比如来佛祖都伟大一万倍”,证明呢,“你自己看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23:00:53编辑过]
请你把范围词带上:我仅仅就高教授在<通论>和<资本论>研究方面,发表我的观点;对于他在其它方面的成绩,我不了解,也没有评价.
我也说得也正是这一范围内的问题,既然说人家在这些方面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在这些研究方面的成果是什么,除了翻译之外还有哪些成果,又为什么这些成果是“不值一提的”?
你不会告诉我,除了翻译之外,其他的成果不算是研究《资本论》和《通论》的成果吧?我想你的逻辑应该没这么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23:16:26编辑过]
PUPIL学弟,你的行文逻辑十分清晰,你的发言读起来给人一种清风扑面的感觉。希望以后可以成为好朋友。
对于要求FUJOO道歉,我看就算了。都是读书人,搞明白问题就可以了,你说呢?
哈哈,谢老兄了。我是99级本科,2004届硕士毕业,你是哪一级的?
有问题就应该让他道歉,这才是把他当做一个读书人的尊重,只有小人才会明知有错误而不承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23:45:12编辑过]
这是我在7楼的提问,楼主,不要回避问题(只要你对我有提问,我肯定回答):
你认为马克思只分析了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人抽象掉,这就是歪曲事实,把局部当整体。也就是说,你是从这个角度来确认马克思犯了错误,凯恩斯更正确的,是吗?
好吧:你认为凯恩斯的总体中有哪些包括了哪些局部?我们可以看看凯恩斯是不是没有犯你所说的错误(如果这能算错误的话)。
你觉得自己的《通论》和《资本论》学得比我好吗?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真希望是这样,让我们好好交流一下吧:
你真的认为,凯恩斯宣布了把“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前提”之后,你就看不到他的理论之中“哪里里有啥主观性”了?
请回答,你是否还坚持这一观点(确认一下,不是因为你的观点值得有正确的成份;而是给你自己一个澄清的机会,因为可能是误解了你的观点,或者你自己表达错了,或者你的电脑出错了)?
请不要再用“你自己看吧”和“参考主帖”来回复--你应该看得出来,我不但“自己看”了也早就好好“参考”过你的主帖。用这种言辞来回复在一程度上是在暗示:“从我的发言中找到能证明我伟大的地方,找不到是你自己笨蛋!”--小伎俩。
再提醒一遍,是两个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23:46:42编辑过]
当然是要让我来看,但是你得拿得出来才行--你是怎样证明的,证据是什么,正误的标准是什么?
在这个帖子中,我完全没有看到你的证明,只看到了你在陈述自己的观点。
你不会是因为不愿意认错而到现在也没有弄没白证明别人的观点错误和提出分歧观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吧?明白不明白?
如果有,拿出来;如果没有好好修改标题,好好道歉--读书人更应该有这点儿责任,要不然,不但是不尊重别人,也是不尊重自己了。
另外,如果自己的东西拿不出来,不好意思拿出来,就别宣布:“你自己看吧”。哈哈,这可就有点欺世盗名了:依着这样的小技俩,你还可以宣布:“我比如来佛祖都伟大一万倍”,证明呢,“你自己看吧”。
我已经证明了,你也得能看得懂:凯恩斯在<通论>中,研究的是宏观经济,它包括生产,消费,就业,财政,金融,投资,储蓄,各个领域,而不是象高教授和国内许多马克思派学者认定的那样,仅仅是流通领域,<通论>为啥叫通论,它决不是你们认定的流通理论,他的意思是适合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般理论..
你认定证明要长篇大论,高教授下那么些评论,他证明了吗,我这是向他学习.如果你想学习长篇大论的证明文章,请看我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如果你能看得懂,你这个硕士生,够得上教授水平.
我也说得也正是这一范围内的问题,既然说人家在这些方面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果,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在这些研究方面的成果是什么,除了翻译之外还有哪些成果,又为什么这些成果是“不值一提的”?
你不会告诉我,除了翻译之外,其他的成果不算是研究《资本论》和《通论》的成果吧?我想你的逻辑应该没这么差。
学武术的一句俗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我看过高教授就<通论>和<资本论>发表的观点,和国内正统的观点,没有区别.高教授已去世了,他的学术论文,就是客观存在,它不可能再改变了,如果你认定他有啥我没有拜读的成果,你可以列出,我学习完再道歉,也不迟吗.
PUPIL网友:
既然你自认为<通论>和<资本论>学得不错,也可以发一下你的帖子,论坛是最客观和公正的地方,也是宣传自己观点性价比最优的地方,
学武术的一句俗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我看过高教授就<通论>和<资本论>发表的观点,和国内正统的观点,没有区别.高教授已去世了,他的学术论文,就是客观存在,它不可能再改变了,如果你认定他有啥我没有拜读的成果,你可以列出,我学习完再道歉,也不迟吗.
高鸿业的经济学教材很早就有了,上面对资本论与通论的分析非常多,如果你认为这里的成果都是不值一提,那么我倒想知道,你的不值一提,是什么标准。
我已经证明了,你也得能看得懂:凯恩斯在<通论>中,研究的是宏观经济,它包括生产,消费,就业,财政,金融,投资,储蓄,各个领域,而不是象高教授和国内许多马克思派学者认定的那样,仅仅是流通领域,<通论>为啥叫通论,它决不是你们认定的流通理论,他的意思是适合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般理论..
这还是列举了不同观点,不是证明。
你认定证明要长篇大论,高教授下那么些评论,他证明了吗,我这是向他学习.如果你想学习长篇大论的证明文章,请看我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真理和谬误>.如果你能看得懂,你这个硕士生,够得上教授水平.
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如此公然往自己脸上贴金!!!!哈哈,自信可嘉!
另,高鸿业对凯恩斯所做的是评论,而没有去论证他的错误,而你对高鸿业所做的不是评论,而是宣布他对凯恩斯的理解是“错误理解”--你可能在《通论》的“译者导读”中看过高鸿业对凯恩斯的评论,但是你还是好好注意一下,高鸿业是怎样评论的,评论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对别人观点列举。
再看看你,你不是评论,如果只是一个理解方面的评论和分歧,我也不会理你:你是在宣布,高鸿业的理解有误,而你的发言所列举的是,你从凯恩斯那里看到了各个领域,而高鸿业只提到了凯恩斯的流通领域,这只是不同的看法而已。
另,高鸿业等人所认定的“流通领域”并不是指,凯恩斯只分析了领域领域,而是指凯恩斯把经济危机的最终归结在流通领域:这不冤枉凯恩斯,他的经济危机的成因,最终是落到了他理论中的“价格刚性”问题上,这也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是经济学的共识,不信你自己看看新凯恩主义对凯恩斯理论的评论。
别老是觉得自己的大作有多伟大,会被人家笑成“井底之蛙”的。
另,高鸿业等人所认定的“流通领域”并不是指,凯恩斯只分析了领域领域,而是指凯恩斯把经济危机的最终归结在流通领域:这不冤枉凯恩斯,他的经济危机的成因,最终是落到了他理论中的“价格刚性”问题上,这也不只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是经济学的共识,不信你自己看看新凯恩主义对凯恩斯理论的评论。
就这种知识,我都怀疑你读过<通论>否,你能光明正大的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个学校获得的硕士学位吗,你的导师看来没有检查你的<通论>读书笔记吧.
,凯恩斯一再说,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相对利息率的剧烈降低),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而他一再批判其他学者的价格自由浮动政策,他认为自由浮动价格及价格刚性比温和的通货膨胀更不利于达到充分就业和经济复苏.
PUPIL网友:
你想替高教授打抱不平,首先看有不平否,别不分东西南北插一杠子;然后看看自己的能力,你不觉得就你这个水平,心有余而力不足吗.
就这种知识,我都怀疑你读过<通论>否,你能光明正大的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个学校获得的硕士学位吗,你的导师看来没有检查你的<通论>读书笔记吧.
,凯恩斯一再说,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相对利息率的剧烈降低),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而他一再批判其他学者的价格自由浮动政策,他认为自由浮动价格及价格刚性比温和的通货膨胀更不利于达到充分就业和经济复苏.
哈哈,在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4届硕士毕业生,我的导师正是高鸿业的学生。
你自己好好看看《通论》,看看凯恩斯与庇古的争论。我倒想知道你是哪儿毕业的。你自己好好看看,凯恩斯强调的是什么,在哪儿强调的。
看来你想跟我讨论一下《通论》,那我们就开始吧,就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开始:
资本边际效率崩溃与价格刚性哪个是经济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现在我需要确认一下:你是否还坚持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相对利息率的剧烈降低),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不存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这个原因的情况下,会不会有经济危机?在存在这个原因的情况下,价格刚性前提假设不存在,又会不会有危机。
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其实答案已经在提问之中,你如果真的读过《通论》,真的了解凯恩斯的观点,你应该已经发现问在哪儿了。
请你回答,别忘了,说说你自己是哪儿毕业的,师承关系是什么--我可是已经说过了。看看,我们两个谁给谁的学校丢人。
PUPIL网友:
你想替高教授打抱不平,首先看有不平否,别不分东西南北插一杠子;然后看看自己的能力,你不觉得就你这个水平,心有余而力不足吗.
我的水平确实不高,不过在你这里打抱不平,我还不心虚。先别急着论证我的水平有多低,还是先看看你自己的水平在我之上还是在我之下吧--光靠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除了能证明自己的脸皮厚度之外,证明不了你自己的水平。
回到你自己的问题:你需要证明的是别人的错误,到现在为止,你的证明还没有成立呢--你不至于连这个都没看明白吧,如果真的没明白,再好好列举一下你自己的理由。
哈哈,在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4届硕士毕业生,我的导师正是高鸿业的学生。
你自己好好看看《通论》,看看凯恩斯与庇古的争论。我倒想知道你是哪儿毕业的。你自己好好看看,凯恩斯强调的是什么,在哪儿强调的。
看来你想跟我讨论一下《通论》,那我们就开始吧,就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开始:
资本边际效率崩溃与价格刚性哪个是经济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现在我需要确认一下:你是否还坚持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相对利息率的剧烈降低),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不存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这个原因的情况下,会不会有经济危机?在存在这个原因的情况下,价格刚性前提假设不存在,又会不会有危机。
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其实答案已经在提问之中,你如果真的读过《通论》,真的了解凯恩斯的观点,你应该已经发现问在哪儿了。
请你回答,别忘了,说说你自己是哪儿毕业的,师承关系是什么--我可是已经说过了。看看,我们两个谁给谁的学校丢人。
既然你是高鸿业教授学生的学生,出来辩护一下显然也可以理解.不过,还是问你导师上述问题吧,如果他在这个帖子后,跟帖说,他认定,凯恩斯在<通论>中论证价格刚性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就佩服你,至少没忘你导师咋教的,就你这个年龄,还不可能有"我认为",最多就是人云亦云.
既然你是高鸿业教授学生的学生,出来辩护一下显然也可以理解.不过,还是问你导师上述问题吧,如果他在这个帖子后,跟帖说,他认定,凯恩斯在<通论>中论证价格刚性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就佩服你,至少没忘你导师咋教的,就你这个年龄,还不可能有"我认为",最多就是人云亦云.
先生,我不是一个轻意放弃的人所以,以下问题,还是要回答:
第一,你是哪儿毕业的,什么年龄,师承关系如何。
第二,我问不问我导师是我的事,现在你需要回答的是你的事,回答我问题--我们两正在看看谁的理解更合理。回答我的问题:
没有价格刚性,只有际效率崩溃(相对利息率的剧烈降低),是否会有经济危机?没有际效率崩溃(相对利息率的剧烈降低),价格刚性是否会导致经济危机。
另外,别只知道说凯恩斯的观点,看清楚我的发言,把凯恩斯得出经济危机的原因最终归结到“价格刚性”是学术界的共识,套用你自己的话,去问问人的导师,他是否同意这一共识--其实谁同意谁反对,也没关系。
别在这里卖弄年龄,回答问题的好,别再卖关子,挺丢人的。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