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份制企业中,职工是人的、有意识的、直接具体构建本企业发展力的,含有不同脑力、体力劳动和同种生命量的人力资本投入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发展者——力东(以下称力东)。股东是含有社会过去积累成果、当代社会劳动和独立于人体以外的股东直接过去劳动的有形或无形资产的物力资本投入者。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相互促进,不断积累,共同成就了现代企业和现代生产力,推动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商品经济中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性,我们可以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做如下解析: (一) 力东的人力资本即第一资本 1、 力东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资源与环境 5、 力东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股东的物力资本即第二资本 1、 股东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资源与环境 (三) 股东的间接劳动 1、 股东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资源与环境
由以上解析我们看出,这两种资本的异质同构关系和构成要素的属性及潜力场。当人力资本投入运作后,其中2—5项就通过第1项直接具体活劳动有目的的被拷贝、化和到直接时空段的客观载体中创造出汇入社会劳动和社会积累成果的新的自身价值和不同的社会价值。这里第5项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是前四项的基础和载体,是撇开具体形式、没有任何质的差别、可以统一度量的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抽象劳动即创造价值的投入。在分配收益的每个货币单位中均含有1、项获得的与直接具体活劳动的直接具体贡献相契的分配额;2—4项获得的与其直接消耗占用相契的补偿;第5项生命的耗逝是无法弥补的,其应该获得的是与投入劳动生命量相契的社会积累成果的分享。其分享途径是社会运用客观公平机制通过接受个人直接具体活劳动的企业,回报给劳动者个人的。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伦理制度和现代人权的根本体现。这种社会资源、成果的占用性和分享性,也就决定了它再投入社会化生产领域的差异公有性和运作中的共决性——正如因工作需要而配给个人享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不能用于出租牟利一样,任何个人也没有任何权力,以为是自己享有的而悖理妄为和浪费。
由(二)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力资本中2—4项的社会属性和与社会成果发展的同步性;其中1、项是股东的间接劳动部分。股东间接劳动部分又分解为(三)中的成分:因(三)中的2—4项在投落到生产领域中后就自然地分别归结到(二)中的2—4项中去接受一般等价物——货币所代表的平均价值构成的规范,并在物力资本再次收益时即被力东的直接消耗所取代。所以股东用他投入的物力资本再次得到的分配,只能以人为本按照投入价值量和价值构成要素分配的原则,以股东直接过去劳动要素为主,由力东组合社会劳动和成果再创造后的社会剩余价值的平等协商决定的再次分配份额。物力资本本身没有权力再次享受与投入劳动生命量的主体人同等的一次分享和补偿,而且周转层次越多其中股东直接过去劳动份额的比例也越衰减。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别于资本主义一般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本质发展特征和伦理依据之所在,也是人类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和我们实践、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自然基础和理论根据之所在。具有这种本质特征的价值构成在一般等价物——货币中,也就代表着某社会某个阶段的所有价值的平均价值构成。做为代表平均价值构成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它无论掌握在谁手中,无论它等价的是什么,其平均价值构成要素的潜力场所起到的生产、分配作用都是一样的。所以生产分配方式一般,并非是由所有制和所有者决定的,而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源元——“资本基因”所决定的,并且对投入者所投入的价值构成素量的管理与报偿也有其固有的社会因果关系,并随着社会积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不应该用现代资本的价值构成去运算原始资本积累方程,更不应该以资产为本去占有支配力东用生命劳动创造的社会发展价值、力东生命的主体权力和破坏环境生态,加霜于弱势主体螺丝钉阶层。这是不公正,不公平,不道德,是反人类伦理原则的。随着人类具体活劳动与生命量的不断投入和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现代资本中的他人劳动和社会进步成果的积累比例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倍加和自乘的高速积累作用,已发展到一个划时代的阶段性新程度,这个度就是我们用来衡量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度,也就是决定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劳资关系(心理)”的度。
在这祥和富饶的炎黄畦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成功与否,就关系在力东和股东这种现代质的“自然公正”的“劳资关系”上。这是现代生态社会,“企业道德”、“社会道德”的元源。也是人类保护环境,主持地球正义,反对霸权,反对专制,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