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65 0
2007-06-26
夏普对流动性的定义是: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凯恩斯认为流动性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今年以来,包括许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以及各大报刊都认为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那么这种流动性过剩程度究竟有多大?对国民经济运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何国家如此重视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后果呢?
纵观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不仅仅是我国出现了这种情况,全球的投机资本依然活跃,哪里有利可图,哪里就有投机资本的身影。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每年保持9。5%的增速,实属罕见,经济强劲增长的背后,是我国廉价的人力资本。正是人口带来的红利,以及政府改革市场经济的决心把中国推向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强的货币。由于人民币升值,经济高速发展,所以中国就象五行山中的唐僧,谁都想吃一口。国际资本通过种种正规和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分享中国这块蛋糕的同时,给中国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2003年以后启动的房市,房地产泡沫是否存在依然有待研究,但是短短几年时间房价上涨不止一倍的现象恐怕难以仅仅用需求来解释。
5月份CPI为3.4,超越了所谓的警戒线,猪肉,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是否来临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笔者认为我国的统计数据依然有问题,CPI为消费物价指数,一些原材料,中间产品的价格上涨没有计算在内,更重要的是把住房需求纳入投资品的行列,仅仅以CPI衡量通货膨胀未免有失偏颇。通货膨胀不是好事,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阶段,仅仅3。4的通货膨胀太微不足道了,关键在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的工资上涨速度远远低于同期的实际GDP增速,更别说名义GDP了,算上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这个缺口什么时候来弥补?经济高速增长的蛋糕被谁瓜分了?
政府工作报告近几年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取消农业税确实是好事,饮水思源,农民收入的提高仅仅靠取消农业税恐怕不是件好事,农民种地养家糊口的时代已经过去,试问种地的成本高到不足以养家糊口的时候,谁还会种地?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农业税减免不过是时间问题,否则谁来养活14亿人口。笔者认为农民最大的出路在于打工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观念,生活方式,当然打工的收入对他们来说是首要的。打工要有工来打,政府在东部扶持了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是好事,能为农民的出路着想。但是工资提不上去,农民外出成本太高,所以现在广东一带出现里民工荒。最好的办法应该在当地扶持一批低技术产业,形成以产业支撑的城镇,这样一来,许多东部的企业将面临倒闭和产业升级,对整个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对农民都是好事。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还远未建立,人们把手中的钱用来消费的恐怕只是仅仅能维持其日常生活,养老,住房,子女教育,医疗费用这些居高不下的“消费品”是人们真正所关心的,从住房,教育,医疗三大块就知道收入增长的绝大多数被国有股股东拿去了,谁是国有股股东?不是政府难道是你?居民手中的钱不愿花出去,正是因为太害怕国有股股东的狮子大开口。不知道有没有人调查党员收入,我想答案应该用脚趾也能想出来。为了保险,大家还是把钱存进了银行。
关于银行怕把钱贷出去收不回来,一方面是银行发育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是企业和市场发展不成熟。银行除了给国有企业贷款,没有对优质和具有潜力企业的发现功能,没有对优良项目的发现能力。企业竞争陷入白热化状态,整个市场的信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话说回来,政府有时都出尔反尔,你凭什么要我借了钱就还? 所以银行头疼没有好的项目实属可以理解。
这样一来,流动性过剩的微观基础就有了。正所谓“居民预防忙存款,银行信任怕贷款”。
流动性过剩产生了,那么该走向那里?怎么流动?从房市到股市,股市又到房市。反正往能快速赚到钱的地方去保准能找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6 16:29: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