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版的审计师考试教材《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教材》(审计署主编)中第66页有两句话把我难住了,原文如下:
“在国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制止通货膨胀,同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降低利率,使资本流出国外,从而克服国际收支盈余。”同一页(不同段)又有了下面一句,原话如下:
“比如,通过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吸引资本流入,消除国际收支赤字时,还要考虑到资本流动对本国利息率变动的反应程度……”问题如下:第一段中说到:“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量,降低了利率,使资本流出国外,克服了国际收支盈余”
而二段中说到:“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吸引资本流入,消除国际收支赤字”
这怎么理解呢?
怎么可能同样的货币政策,一个是克服国际收支盈余,而另一个消除国际收支赤字呢?
PS:国外我个人有两种解理,请各位指教
第一种理解: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了利率-资本流出-造成本国货币贬值-增加国内物品竞争力-净出口增加-造成国际收支盈余(或者抵消了国际收支赤字)
第二种理解:
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了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增加-股票、证券上涨-国外资本流入
(在这里出现了两种情况!)分别为:1、国外资本流入-国际收支盈余
2、国外资本流入-造成本国货币升值-降低国内物品竞争力-净出口减少-造成国际收支赤字(或者抵消了国际收支盈余)
求教要如何理解才是对的?谢谢各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6 23:58: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