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让“中国500强”茁壮成长
最近,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针就行业垄断行为以及“反垄断法”作了深入探讨。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毕竟,垄断由来以久。随着改革深入开放,由于它的存在,加大了中国人贫富不均的差距。
我们知道,社会公共资源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分贫富的,然而从实际占有并享用的社会公共资源上来看,穷富所占比例是很不对称的。社会机制存在的种种不合理性让穷的人更加穷,富的人更加富。如果说中国大地曾经有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的事发生,那么这些主角往往从一开始就占有较多公共资源的机会与信息,多少拥有一些优势力量,而绝非是你我百姓等人。
我们也知道,贫富的差别是由这个社会机制一手导致的,而寡头经济又是贫富不均的元凶之一。在中国,寡头是以“增加国有经济的带动力、影响力、控制力”的名义进行的。与传统的寡头不同,新寡头不仅仅出现在个别行业或个别领域里,而且还显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基础行业和上游行业中。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众多分散的小企业只能依附于寡头所释放出来的经济机会而生存。当年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就是被那些借改革之名、巧取豪夺的个别寡头控制了国家动脉。寡头的负面力量就是可以随意压缩其它非寡头经济成分的利润空间,并将他们驱逐到价值链的最低处。在中国经济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中国寡头与国际资本携起手来,共同挤压本国其它民族企业,以维护和巩固垄断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额市场利润。
“中国企业500强”就是在寡头经济垄断舞台中,被政府用二心(即:苦心加精心)打造出来的,它们大多数系中央直属,带有行政垄断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种垄断行为造成了行业间劳动者贫富失衡的加大。
国家统计局曾在前几年发表一组统计数据:二00五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10。7倍,基尼系数逼近0。47。二00四年全国职工平均年收入为1。4万元,垄断行业职工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行业不同,收入差异巨大。年轻人的月收入可以是上万元,而那些五十几岁的工人月收入可能五六百元都不到。
因为垄断,“中国500强”能够茁壮成长,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对此,我们遗憾,我们拭目以待,企望这次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就行业垄断行为和“反垄断法”有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