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60 3
2007-07-06
选择大学和专业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学校之间在声望、培训计划、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所处地点和学费等方面差异甚大。这些差异多半会导致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价值的不同。要确定学校有没有良好的设施是很容易的,但是确定学校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塑造学生的人力资本则很难。而后者恰恰是教育最主要的作用。结果是,教育就成为经济学家所说的“信用”商品,因为在接受教育之前,学生无法通过观察和其他可靠的办法衡量教育的价值,而只能依靠教育提供者的诚信。

  可能有人会认为,由于学校是非营利机构,因此在推广本校时所提供的信息是可信的。但是这种观念是幼稚的。提供高等教育的大学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而且由于对学校误导性的宣传法律制裁比较少(而且误导本身也很难界定),同时学校教员和管理层也很容易产生道德和智力方面虚幻的优越感,因此大学在推广活动中没有商业机构那么谨慎。

  教育具有“信用”产品的性质,而教育提供方,学校所提供的信息又不可靠,因此有必要引入第三方来评估教育的价值。这在高等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学校指南之外,现在还有了学校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从1983年以来就每年公布学校排名。该排名一度很有影响,但同时也充满争议。排名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经济学问题:排名对信息成本的影响;学校对排名的操纵;排名对教育的影响等。

  交流是信息内容和接受成本的折中。排名在接受成本方面做得很好,它能够很直观地给予人们信息。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的内容常常很有限,因为排名并没有说明不同位次的学校差异究竟有多大。前十位和最后十位的差异可能很大,但是100名和200名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小。而考虑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是个综合指标,那么其所含信息量就更少了。学校按照不同的项目进行了排名,然后把所有的项目加权后产成最后的排名。权数的确定通常是随意的,这导致最终的排名也是武断的。

  另外,排名还可能被学校操纵。学校排名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项目是申请/录取率。申请人数和录取人数都是可以操纵的。比如,学校可以规定并非所有申请者都能录取,那么正常情况下很难被录取但是又满足申请条件的学生就会提出申请,这样申请人数就会增加。另外,学校可能会拒绝录取一些高质素的学生,因为他们可能会被排名更高的学校录取。

  学校排名对教育产业的影响还不确定,但是在我看来会有负面影响。既然学校排名存在信息限制,那么排名所能传达的信息也仅仅是名次本身。而排名却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这也是应当的。由于衡量学校价值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学校管理层也会看重排名,这鼓励学生去申请排名靠前的学校。分数高的学生会申请排名最前的学校,而这些学校也因为申请者的高素质而继续维持排名靠前。这种循环会造成学校的排名超出其本身的教育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10 11:24:00

学术上难提高,排名易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0 11:40:00

排名的客观性肯定会存在着问题的?首先,如何选定一个公认的标准,如何计量? 再次,负责排名的机构能够客观吗? 即使它是客观的,它有这个能力出色完成这个工作吗?

再次,学校为什么都希望自己的排名靠前? 就中国而言,看看学校的资金来源结构就知道了.中国公有学校的资金至少有一半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近1/4来自学生,其余来自社会捐助等.而一个好的排名有助于争取各方的资金投入.而在目前的中国,资金的多少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0 12:07:00
排名可能在短时间埃内没有什么,可能长期看会有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