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42 9
2004-10-04

转自CENET

ZQDONG

今天有点空,来写几个字 在博弈论版块——其实其他版快也一样——我们发现,有些问题讨论比较热烈,有些问题无人响应,何也? 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这几样情形 1、新手的问题,如果简单,可能有人回答,如果比较费神,将很少有人回答;老手的问题,无论难易,回答者会更多。 经济解释:人们预期交往时间会很长,则更愿意牺牲短期利益得到长期效用。老手经常光临,人们有理由相信他是可以持续交流的网友;而新手,问了问题也许从此潜水或离开,无异于窃取知识,加之费神地为一个素不相识的新人寻找答案,难免使人要评估这是否使一笔值得的投资。 指导意义:新人要多发贴参与讨论,而不是一开始就提出一个什么教材上的问题,让别人充当廉价的解题劳动力。用国人的话说,你要从别人的地方获取知识,就要先混个脸熟噻~

2、情感讹诈 论坛的老手,久而久之会建立起自己在论坛的形象。一般地,那种热心助人的网友会得到大家的爱戴。但是,也给一些过于自私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抓住别人喜欢帮助人的特点,一味要求别人帮忙(比如查找文献),使得助人者身心俱疲,兴趣索然。这里的一味要求助人者帮忙的人之行为,是情感讹诈。 所以,后来论坛演进的过程中,“关于求文的规定”等等规则开始确立起来,对付这些讹诈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4 22:37:00
这个分析倒是很好,标准的搭便车带来的激励问题。补充一个,新手参与率低可能是自信不足所致,看到论坛上的老手的贴子,总觉得自己缺乏深度,不敢或者不愿参与。可以考虑建立一种鼓励新手发贴的制度,相当于小孩需要多鼓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5 14:31:00

是嘛,万有定律不是告诉我们:“要吸引别人,最好是先充实自已嘛。”我认为不能吸引别人,特别是吸引更多有真才实学者前来,是因为我们BBS帖子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当然,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能力和修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6 08:36:00
这个还是有点疑问。就像一个酒店,如果装修得像个五星级,普通人就不敢进入,即使其饭菜价格和俺们学校内的汇贤居差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6 17:11:00
不会吧,要是五星级酒店的饭菜这么便宜(在网上看东西下东西是方便的吧),我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吃呐?要是一时不知道,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迟早会门庭若市的吧,最要紧的是咱可能还没到那个星级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6 19:24:00
这大概就是有限套利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