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学在哪里? 中国的经济学家在哪里 ?
举目望去,中国在所有的思想领域似乎都落后了,比起那些智慧的中国的老祖宗,简直丢脸到家了。没有了一点独创,或者没有了一点真正自己骨子里的本土的气息,拾着一点点他人的残羹冷炙,再包装,再舞文弄墨得修饰,就说自己是家了,可悲。
哲学里,中国现在还沉浸在马的体系里裹足(并不否认马氏的伟大),一个世纪以来,都是在补窟窿,其实窟窿太大了,在思想的“帝国主义”里,面对皇帝的新装,国人都缄默,也去编织, 越吹越大。
和哲学一脉相承的文学里,到处都是跳梁小丑:所谓的中国文学家应该拿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文字里(实在是辱没了最最智慧的汉字)到底有点什么东西?有什么思想?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必定不是靠文字来生存,而是文字后面那些珍贵实在的思想,给人以灵魂深处的指引,回答灵魂的问题;看看现在中国的文坛,不禁可悲,老祖宗泉下有知,真要在地底下也不得安生,就拿中国的儒家思想当年是如何在欧洲引起震撼,一些思想里的大师奉为圭臬,赞叹东方的文明智慧——如今呢, 当代的中国文学世俗地近乎可耻!一些所谓的文学家更是不知廉耻为何物,没一点文人的道德……
拿社会科学里的皇后经济学来说,那日,我在看高教的一本全国的重点教材,写到中国经济学家对货币思想的贡献,和费学方程式,剑桥方程式,KEYNES 并列的竟是一个所谓储蓄和投资关系的“1:8“关系式,还一大堆解释,当时看得我是大汗淋漓,饿滴神呢,要是这都算是思想,那么举国上下都是大家了。
在经济学思想上,中国贡献的是一大片试验田是真,但这片试验田是中国的历史环境和局限造就地,和经济学家风马牛不相及!中国的经济学思想泛陈可新,皆是拾人牙慧。没有真正的思想见地可言。还不如一些古代的不是”经济学家“的智者的只言片语有深度。
呜呼哀哉!
想当年斯密的国富论开经济学之先河,至于今,流派纷呈,望过去,看不到一点中国经济学家的贡献!真是太太奇怪的事情。